中國歷史學傢。原名吳春晗,字辰伯。生於浙江義烏,卒於北京。1927年入杭州之江大學。1928年入上海中國公學大學部,頗受校長胡適賞識。1930年,經燕京大學教授顧頡剛介紹,在燕京大學圖書館中日文編考部任館員。1931年初,寫成《胡應麟年譜》。時任教於國立北京大學的胡適因此舉薦他為國立清華大學史學系工讀生,專攻明史。大學畢業後,在清華大學講授明史課。

  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吳晗應聘到雲南大學任教授,後到西南聯大任教。因對現狀日益不滿,逐步投入抗日民主運動。1943年7月,他加入中國民主同盟。這一時期,寫下許多歷史雜文,以辛辣的筆鋒揭露國民黨的黑暗統治。1946年8月回到北平,仍在清華大學任教,並擔任北平民盟的主任委員。

  北平解放後,吳晗以副軍代表身份參與接管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並擔任清華大學校務委員會副主任、歷史系主任等職務。1949年後,歷任北京市副市長,北京市一、二、三、四屆政協副主席,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委員,全國青聯副主席,民盟中央副主席等職。是一、二、三屆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政協一屆委員,全國政協二、三屆常委。他主持改繪楊守敬《歷代輿地圖》和標點《資治通鑒》的工作。隨後又主持明十三陵中定陵的發掘。他十分重視歷史知識的普及工作,主編瞭《中國歷史小叢書》和《外國歷史小叢書》。

  1957年3月,吳晗加入中國共產黨。1959年9月,他發表《論海瑞》《海瑞罵皇帝》等文章,提倡敢講真話的精神;並在1960年寫成新編歷史劇《海瑞罷官》。之後,吳晗和鄧拓、廖沫沙用吳南星筆名,在《前線》雜志發表雜文《三傢村札記》,以歌頌正義光明、匡正時弊為宗旨。1965年,他的代表作《朱元璋傳》第四次修改稿出版,在運用歷史唯物主義觀點研究歷史方面達到新的高度,有較高的學術價值。1965年11月,姚文元發表《評新編歷史劇〈海瑞罷官〉》,指責吳晗的《海瑞罷官》是反黨反社會主義的“一株毒草”。“文化大革命”開始後,受“四人幫”殘酷迫害致死。1979年9月平反昭雪,恢復名譽。生平精研明史,著有《朱元璋傳》、《讀史札記》、《史事與人物》、《歷史的鏡子》、《投槍集》、《春天集》、《燈下集》、《學習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