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生物化學傢和植物生理學傢。生於瓦立克郡利明頓皇傢礦泉市郊新米爾弗頓。1922年畢業於劍橋大學,1927年在同校獲博士學位。1929~1942年在劍橋大學任研究員和高級研究員。1942年獲劍橋大學科學博士學位,1946年被選為英國皇傢學會會員。1943~1966年任英國農業研究委員會生物化學評議員。

  他於30年代開始研究光合作用,1937年證明瞭用光照射離體的葉綠體,隻要有電子受體(如草酸鐵)存在,就有放氧現象,氧來自水而不是來自二氧化碳。這一反應被稱為希爾反應。希爾反應把放氧作用與二氧化碳固定作用分開,是光合作用研究史上的重要裡程碑。希爾還從葉綠體中首次分離出鐵氧(化)還(原)蛋白和幾種細胞色素,這些工作對於闡明光合作用的電子傳遞途徑有重要意義。1960年希爾與F.本多爾共同提出“Z–圖式假說”,為光合作用電子傳遞途徑的研究指明瞭道路。現在這一假說已得到越來越多的實驗證明,並為全世界絕大多數植物生理學傢所接受。

  希爾曾多次獲得英、美等國的科學獎狀,1975年被選為美國國傢科學院外籍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