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商朝的國王。後世稱高宗。名昭,為盤庚弟小乙之子。年幼時,武丁曾在外行役,與“小人”一起勞作,因而瞭解“稼穡之艱難”。即王位後,提拔傅說。傅說原為刑徒,被武丁發現,加以重用。他還任用甘盤為大臣,以此二人“接天下之政,治天下之民”,力求鞏固統治,增強國力,使商朝得以大治。《史記·殷本紀》稱:“武丁修政行德,天下咸,殷道復興。”由於武丁將商朝推向極盛,被稱作“中興之王”。

祭祀武丁的甲骨卜辭拓片

  武丁在位期間,不斷向西北方面的方、南面的虎方、東面的夷方、北面的鬼方以及羌方、周族等進行大規模征伐。其中對方作戰動員的兵力,有時三千,有時達五千;對鬼方用兵三年才攻克。甲骨文記載,武丁的配偶婦好還親征羌方。除“伐羌”之外,甲骨文中還有許多“獲羌”、“用羌”的記錄,即抓獲羌人的俘虜並用作人祭的犧牲,且數字驚人。

  武丁向四方連年用兵,征服瞭周圍的許多小方國。這些征伐戰爭,為商朝形成“邦畿千裡,維民所止,肇域彼四海”的廣大疆域,奠定瞭基礎。

  武丁在位59年,死後,由其子祖庚繼承王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