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銅鑄鎏金宮觀建築。又稱金頂。在湖北省丹江口市著名道教聖地武當山主峰天柱峰的頂端,建於明永樂十四年(1416)。1961年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4年武當山古建築群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金殿下為花崗崗巖石高臺基,四周繞以精美的漢白玉石欄桿。殿通體以銅冶鑄,表面鎏金。各構件以榫接或焊接,互相搭聯成為整體。其結構形制、細部構件和裝飾紋樣都嚴格地模仿木構建築,外觀莊嚴凝重。殿身共有柱12根,重簷廡殿頂,總高5.5米,面積24.36平方米。金殿上下簷均設規整的鬥栱和簷椽、飛椽,內部有藻井。在柱頭、枋額和天花等部位上,鐫刻的花紋圖案均模仿木構建築中的彩繪和雕飾,線條流暢。殿頂的正吻、垂獸、戧獸、小走獸以及勾頭、滴水等雕飾部件的工藝水平,比木構建築中的琉璃作更為精細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