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勒斯坦國南部城市。阿拉伯語稱為“哈利勒”,意為“友誼”。約西元前3500年,迦南人遷至此地,建“艾爾巴阿”,意為“四鎮”。後稱希伯倫,出自希伯來語,意為“聯合”、“同盟”。中文版《聖經》譯作希伯倫。位於耶路撒冷西南30千米,海拔930米。人口15.47萬(2003)。巴勒斯坦地區最古老城市之一,西元前5000年已有人定居。約前10世紀,古以色列王國定都於此。是伊斯蘭教的聖城,又被猶太教尊為四大聖城之一。從635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戰結束,除1100~1260年被十字軍占領外,希伯倫一直在穆斯林統治下。1267年起,非穆斯林禁止入內。1923~1948年為巴勒斯坦委任統治地的一部分。按聯合國1948年對巴勒斯坦的劃分,在阿拉伯國范圍內。1950年並入約旦,為哈利勒省首府。1967年6月“六日戰爭”後,為以色列占領。1997年1月,以色列軍隊撤出。現為農產品集散地和貿易中心,出產的葡萄、無花果、桃、杏、橄欖尤為馳名。手工業也很發達,紡織、玻璃、肥皂、制藥、毛袋、裘皮、制陶、制鞋、金銀飾品等,都很出名。位居耶路撒冷通向貝爾謝巴、內蓋夫地區公路的要沖。宗教勝跡甚多,如麥比拉洞、真主之友易卜拉欣清真寺等。加之氣候溫和,已成為一旅遊點,經常吸引大批旅遊者和宗教信徒來此參觀、朝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