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的吸煙行為對人體產生的危害或對環境產生的不利影響。人們吸食煙草的最初原因可能源於煙草燃燒時具有令人愉快的特殊氣味,之後煙草曾被用於醫療目的,如1665年英國倫敦瘟疫大流行時就曾用吸煙作為防治措施,中國《景嶽全書》和《本草匯言》中也有煙草可以治病的記載。吸煙有害健康最早於16世紀在英國提出。20世紀50年代起引起世界性的普遍關註。

  研究簡史 煙草傳到歐洲後,有許多人認為它有有損健康,但也有人認為有保健或治療作用。兩種觀點逐漸引起爭論。1795年德國S.T.von薩默林認為用煙鬥吸煙的人因下唇經常受到煙鬥及牙齒的壓力,易致唇癌。19世紀末,許多外科醫生認為,用煙鬥還會導致舌癌。1939年,F.H.米勒比較86個肺癌患者和同年齡的86個健康人的吸煙歷史,分析論證瞭肺癌與吸煙的相關性。1950年R.多爾A.B.希爾等人提出的討論吸煙與肺癌關系的五篇報告,也涉及吸煙與消化和呼吸器官疾病的關系。1952年多爾和希爾將肺癌患者中吸煙與不吸煙兩類患者進行對比,認為吸煙與疾病有相關性,其中包括心肌梗死和慢性肺梗阻。到1954年,多爾和希爾、E.C.哈蒙德和D.霍恩以群體研究數據為依據,對吸煙的危害及導致死亡的風險進行較明確的分析。1954年英國皇傢醫學會和1964年美國醫政總署分別正式發表“吸煙與健康”的報告,根據流行病學調查、煙草化學成分及其致癌性分析和動物試驗等多方面的資料,明確提出吸煙對健康是有害的,特別是與肺癌及心血管疾病有關。此後,關於吸煙和其他病害的相關性報告日漸增加,引起人們普遍關註。20世紀80年代,根據流行病學的調查數據,醫學界提出被動吸煙也有危害的結論。

  煙氣中的有害成分 在煙草和卷煙煙氣中分離鑒定出5 200多種成分,其中的絕大多數是無害的。美國D.霍夫曼列出卷煙煙氣中的44種有害成分,除焦油、煙堿和一氧化碳這些主要成分外,其他大致可分為九類:①氨。②四種芳香胺,如1–氨基萘、2–氨基萘、3–氨基聯苯、4–氨基聯苯。③苯並芘。④八種醛酮類化合物,如甲醛、乙醛、丙醛、丙烯醛、巴豆醛、丁醛、丙酮和甲基乙基酮。⑤氫氰酸。⑥七種無機元素,如鎳、鉛、鉻、鎘、砷、硒、汞。⑦七種酚類化合物,如苯酚、兒茶酚、間苯二酚、對苯二酚、鄰甲基苯酚、間甲基苯酚、對甲基苯酚。⑧四種煙草特有亞硝胺,如4–(甲基亞硝基胺基)–1–(3–吡啶基)–1–丁酮、N–亞硝基降煙堿、N–亞硝基新煙堿、N–亞硝基假木賊堿。⑨其他揮發性有機成分,如吡啶、喹啉、苯乙烯、1,3–丁二烯、異戊二烯、丙烯腈、苯和甲苯等。致突變物質大多存在於煙氣粒相部分內,因而焦油量的高低可以大致顯示卷煙的危害程度。加拿大和澳大利亞政府已要求卷煙生產企業定期在因特網上公佈卷煙主流煙氣中的一些有害成分含量。

  吸煙對健康的影響 1986年國際癌癥研究中心(IARC)詳細總結有關吸煙與健康方面的研究結果,結論是吸煙與多種疾病有或多或少的關系,有些疾病則與吸煙無關,吸煙也可防止某些疾病。①與吸煙明顯相關的疾病:肺癌、局部缺血性心臟病、呼吸性心臟病、主動脈瘤、外周心血管疾病和慢性阻塞性肺病。②吸煙與其他因素協同作用導致的疾病或後果:酒精中毒、肝硬化、中毒和自殺。③尚未肯定與吸煙有關的疾病:食道癌,唇、舌、口腔、咽喉癌和胃癌等共20種。④吸煙對其有一定保護作用的疾病:子宮內膜癌、帕金森氏病、潰瘍性結腸炎、妊娠中毒性貧血、骨質疏松、老年性癡呆和註意力下降等。比較一致的看法是:吸煙與多種呼吸系統及心血管系統疾病有關。

  限制或勸阻吸煙的做法 近年來,世界衛生組織(WHO)加大吸煙危害健康方面的宣傳,著力推動政府間談判,使各國政府共同簽署《煙草控制框架公約》,進一步加強對煙草行業的限制,減少各國煙草制品的消費量。包括中國政府在內的世界許多國傢的政府也通過立法等手段,對煙草行業及煙制品加以限制,如限制吸煙場所、禁止青少年吸煙、禁止刊登煙草廣告和提高卷煙稅率等。

  爭論 迄今為止,幾乎所有的有關吸煙危害健康的結論都是根據流行病學的統計相關性或者在大劑量下進行的動物試驗而得出的,並未進行過人類致病機理等方面的試驗研究。由統計相關性得到的結論不能明確說明吸煙與健康受損的因果關系。且就動物試驗而言,仍沒有一個實驗室能用煙氣引起動物產生與人類完全相同的肺癌。因而,對吸煙危害健康問題仍需進行更為深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