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南海諸島四大島群中最西部的群島。距海南島榆林港東南約330千米,西距越南中部海岸約440千米。包括23個島嶼和4個不包含島嶼的礁環。總面積約8平方千米。群島各島嶼間有8門,為往來水道。發育於深約千米的西沙臺階上,島洲較多,按其散佈形勢可分為東西兩群。東部宣德群島(曾稱東七島),主要由永興島、石島(見圖)、趙述島、南島、北島、中島、東島7島,東新沙洲、、西新沙洲、南沙洲、中沙洲、北沙洲、西沙洲及西渡灘、銀礫灘等組成。以永興島最大,面積1.85平方千米,海拔8.5米,島上樹木茂密,有碼頭、燈塔、氣象站、海洋博物館、商店等,是南海諸島的政治、經濟中心。東島為西沙群島第二大島,面積1.62平方千米,為野牛、野豬等的自然保護區。西部永樂群島(曾稱西八島),主要由金銀島、甘泉島、珊瑚島、全富島、晉卿島、琛航島、廣金島、中建島及玉琢礁、華光礁、北礁等組成。島嶼均發育在環礁上,中為潟湖。高尖石是西沙唯一的火山島。

石島

  自然資源豐富,是南海重要漁場,盛產海參、海龜、玳瑁、各種魚類等。島上多白避霜花(麻瘋桐)。部分島上種有高粱、玉米、白菜等作物。西沙又是海鳥天下,以白腹褐鰹鳥最多,有厚層鳥糞堆積,為肥料和工業原料。西沙扼南海航運要沖,廣州、香港至新加坡和越南胡志明市的航線由此通過,湛江、清瀾、三亞與西沙之間也有船舶往來。西沙不僅為漁船中途寄泊地,亦為南海國防前哨。

  西沙群島歷來是中國的領土,不同時代有不同的名稱,北宋稱九乳螺洲,海面稱七洲洋;清則稱“千裡長沙”等。西沙群島的主權向屬中國,現屬海南省管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