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秦漢時代對居住在蜀郡西北、西南,即今四川成都西北、西南,雲南、貴州兩省及廣西西部廣大地區諸少數族的總稱。主要有夜郎、邛都昆明筰都冉白馬等。其中,夜郎、滇、邛都等皆盤發於頂,耕田,有邑聚;嶲、昆明等皆編發為辮,隨畜遷移;而徙、筰筰都、冉等則兼營農牧。西南夷近蜀,雙方商賈早就相互往來。西南夷輸出筰馬、僰僮、旄牛及金、銀、銅、象牙等,輸入絹、鐵、鹽、竹、枸醬等。

圖1 滇族“滇王之印”金印(雲南晉寧石寨山出土)

  楚頃襄王時,楚將莊曾平定滇池地區,並在那裡稱王。秦滅楚後,曾在西南夷廣大地區修築道路,設官置吏。

  西漢初,竹王多同興起於遯水(今貴州北盤江),自立為夜郎侯。漢武帝建元六年(前135),遣唐蒙使夜郎,招撫多同,在其地置犍為郡。接著又命司馬相如招撫邛都、筰都,在其地置一都尉、十餘縣,屬蜀郡。後因欲專力在北方對付匈奴,一度放棄瞭耗費巨大的對西南夷的經營。元狩元年(前122),張騫自大夏歸國,建議重開西南夷路,以通身毒。武帝遂於元狩元年派王然於、柏始昌、呂越人等到西南夷地區尋求通往身毒的道路。到滇,滇王曾接待、協助,但由於昆明夷的阻留,未能成功。南越反,武帝欲自犍為郡發南夷兵,南夷不從,遂反,殺漢使者及犍為太守。元鼎六年(前111)漢平南夷,在其地置牂牁郡(又作牂柯郡,今貴州大部及雲南東部)。夜郎侯迎降,武帝封他為夜郎王。於是西南諸夷皆爭求內屬。武帝以邛都為越嶲郡(今四川西昌地區,雲南麗江、楚雄北部),以筰都為沈黎郡(今四川漢源一帶),以冉為汶山郡(今四川茂縣一帶),以白馬為武都郡(今甘肅東南)。隨後,武帝復派王然於去勸說滇王入朝,但與滇同姓的勞深、靡莫等不肯聽命。元封二年(前109),武帝再發巴蜀兵擊滅勞深、靡莫等部落,以兵臨滇,滇王降,並請設置官吏。漢遂置該地為益州郡(治今雲南晉寧晉城),同時賜滇王王印,使他繼續統領其部族。

圖2 滇族貢納場面銅貯貝器(雲南晉寧石寨山出土)

  西漢末,夜郎王興與町王禹、漏臥侯俞連年攻伐,漢遣使調解,興等不從。成帝河平二年(前27),牂牁太守陳立殺興,夜郎國滅。王莽時,益州郡夷棟蠶、若豆等起兵殺郡守,越嶲、姑復等地的夷人亦起兵,莽遣將率兵十餘萬往擊,連年不克。

圖3 透雕猴邊鑲嵌腰帶飾(1956年雲南晉寧縣石寨山出土)

  東漢光武帝即位後,西南夷地區再次劃入漢的版圖。建武二十三年(公元47),哀牢王賢栗出兵攻鹿茤部落,敗績,於是二十七年遣使詣漢越嶲太守,請求內附,漢光武帝劉秀封賢栗為君長。明帝永平十年(公元67),又設益州西部屬國,管理不韋(今雲南施甸)、嶲唐(今雲南保山)等地的哀牢族和雲南(今雲南祥雲)、楪榆(今雲南大理)、比蘇(今雲南雲龍、蘭坪)、邪龍(今雲南巍山、漾濞)四縣的昆明族。十二年,哀牢王柳貌遣子率族人內附,明帝在其地置哀牢(今雲南騰沖、龍陵、德宏州)、博南(今雲南永平)兩縣,合益州西部屬國所領六縣為永昌郡,哀牢的土著君長被封為哀牢王,在太守轄下統領其部落。

  兩漢在西南夷地區設置的郡縣稱“初郡”或“邊郡”。漢朝既任命太守、縣令、長吏等郡縣行政官員,又冊封王、侯、邑長等部族土著君長,實行兩重統治。郡縣行政官員賦斂煩苛,又不能與土著君長和睦相處,因而西南夷地區不斷發生反抗事件,有時釀成較大規模的戰爭。如昭帝始元元年(前86)益州郡的廉頭、姑繒,牂牁郡的談指、同並等24邑的反抗;王莽時期町、益州和越嶲諸部族的反抗;光武建武十八至二十一年(公元42~45)中,姑復、楪榆、梇棟、連然、滇池、建伶、昆明諸種的反抗;章帝建初元年至二年(公元76~77)哀牢夷的反抗;安帝元初四至六年(117~119)洱海地區諸部落的反抗;靈帝熹平五年(176)益州諸部落的反抗等。另一方面,西南夷在漢族的影響下,文化水平和生產力都獲得瞭長足的進步,促進瞭統一的多民族國傢的發展。

圖4 西漢的鎏金鬥獸飾件 (1956年雲南晉寧縣石寨山出土)

圖5 八牛貯貝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