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子葉植物的一科。草質或木質藤本,有捲鬚。單葉互生,具葉柄,其上通常具2枚腺體,具托葉。聚傘花序,有時退化僅1~2花。花兩性,單性,偶有雜性,輻射對稱,萼片5,常成花瓣狀,其背面頂端常具1角狀附屬器;花瓣5,有時無,花冠與雄蕊之間具1至數輪絲狀或鱗片狀副花冠,有時無;內花冠各異;雄蕊通常5,花藥2室,縱裂;花粉粒為長球形至球形,極軸 30~65微米,具3孔溝、6孔溝或6溝,溝端在極區兩兩相聯;外壁外層厚於內層,表面具很明顯的網狀紋理;雌蕊由3~5枚心皮組成成,子房上位,生於雌雄蕊柄上,1室,側膜胎座,具數枚倒生胚珠。果實為蒴果,室背開裂或為肉質漿果,種子數顆,種皮具囊狀小窩點,胚乳肉質,胚大而直(圖1)。有16屬500餘種,約3/4的種類產於美洲熱帶。中國有2屬22種(包括引種栽培7種),產於中南、華南、西南地區,以雲南種類為最多,生於海拔100~2 500(3 000)米的路邊、草坡或灌叢中。

圖1 圓葉西番蓮

圖2 西番蓮科雞蛋果

  西番蓮科的一些植物,其根、葉、果實均可入藥,如三開瓢杯葉西番蓮等具有祛風清熱、消炎止痛、活血散瘀、興奮強壯的功效。西番蓮科雞蛋果原產南美洲及西印度群島,中國引種作為觀賞植物,其花特大,直徑達10厘米,俗稱大麗花,花冠奇特,色彩鮮艷(圖2)。雞蛋果和一些大果種類常作水果或飲料。

  對西番蓮科與其他科的親緣關系,主要有兩種見解:①依據卷須、葉、花、種子以及具有大而宿存的珠心和明顯的二層珠被等特征,與葫蘆科有許多相似之處,據此推斷,西番蓮科可能通過Achariaceae與葫蘆科有近緣關系。②依據木材解剖學、孢粉學、形態學的特征以及植物化學的相似性,認為西番蓮科通過Paropsieae這一過渡類群與大風子科有著比其他科更為緊密的親緣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