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詩人。打巴努裏人。八月革命期間在報界工作,1949年在文壇上初露頭角。1953年從法國回國後成為50年代有代表性的詩人。《綠色信箋》(1954)是他的第一部詩集,也是他的成名之作,其中有不少詩是用十四行詩體寫成,描寫旅歐的見聞和感受。其他詩集有《在詩中》(1955)、《無名氏》(1956)。他的詩有獨特的風格,清澈流暢,節奏明快,帶有板頓的旋律,對後來的詩人有不小的影響響。他還有戲劇集《珍珠路》(1954),短篇小說集《戰鬥和巴黎之雪》(1956)和《親王》(1963)等。早期作品受法國存在主義的影響,帶有頹廢色彩。1957年以後任《印度尼西亞新聞報》主編,成為《政治宣言》的擁護者。1959年任印度尼西亞民族文化協會主席。1962年出版的詩集《新時代》反映瞭他思想上和政治上的重大變化。“九三〇事件”後被捕,1977年獲釋。出獄後有詩集《旅程》(1977)和《時間之墻》(1979)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