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獻信息量隨著人類文化、教育、科學技術和社會經濟的發展而增長的規律。文獻學傢F.J.科爾和N.B.伊爾斯(1917)、美以美大學圖書館館員F.賴德(1944)、科學計量學傢D.J.de S.普賴斯(1961)等都對文獻資訊增長的規律進行過研究。普賴斯探求出“指數增長規律”,繪製瞭文獻數量隨時間增長的曲線(普賴斯曲線),並最先註意到科學文獻增長與時間成指數函數關係。其數學運算式為:F(t)=aebt (b>0)式中F(t)為時刻t的文獻量;t為時間(以年為單位);a為條件常數,即統計的初始時刻的文獻量;b為文獻增長率。

  這一規律雖能正確反映過去歷史年代的文獻增長情況,但存在著不能據以預測未來文獻增長趨勢的局限。後來,蘇聯科學傢B.納裡莫夫等人又提出瞭科學文獻按邏輯曲線增長的規律。其數學表達式為:

k為至某一時刻文獻增長的最大值。也就是說,文獻增長存在不可逾越的極限,這顯然也不合乎實際。邏輯曲線雖然在描述文獻信息增長規律時取得瞭一定成功,但仍然有上述局限有待進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