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於中國古代的黑白傳統棋種之一。英語又作f ive in a row(意為連五子)。又有“連五子”、“串珠”、“五目碰”、“五格”等多種名稱。現五子棋的專用棋盤為15×15條線的正方形。盤中心點為“天元”。棋子為黑白兩色,黑子為113枚,白子為112枚。由兩人進行對局,先手執黑,後手執白,從棋盤中央的“天元”點開始,一人一手輪流走棋,棋落線上和線的交叉點上,無論是在豎線、橫線或斜線上,先連成五個子的一方為為勝。據日本史料文獻介紹,中國古代的五子棋大約在南北朝時期傳入高句麗(朝鮮)。1688~1704年日本元祿時代傳到日本等地,在日本得到瞭充分的發展。20世紀初傳入歐洲並迅速風靡全歐。五子棋簡單易學,為人們所喜聞樂見,其深奧技巧,不僅能增強人的思維能力,提高智力,且富含哲理,有助於修身養性。棋文化源遠流長,高水平的國際比賽,成為中西文化的交流點。通過不斷的比賽,經過一系列規則的變化使五子棋這一簡單的遊戲規范化,最終成為今天的職業連珠五子棋,並迅速在國際上發展起來,同時亦為一種國際比賽棋。1988年8月8日,五子棋的國際民間組織——國際連珠聯盟(RIF)在瑞典成立,中國於1996年正式加入該聯盟,至2005年已有日本、俄羅斯、愛沙尼亞等40多個國傢加入。國際連珠聯盟主辦的比賽有世界錦標賽、世界青少年賽等,其中影響最大的世界錦標賽至2011年已經舉辦12屆,冠軍多由日本和愛沙尼亞棋手獲得。1999年7月在北京舉行瞭第6屆世界錦標賽。中國從20世紀90年代引進世界流行規則後,五子棋項目逐漸在民間普及,地方五子棋組織紛紛出現,各種民間比賽屢屢舉行。一般非正規場合的比賽或遊戲,可用圍棋棋盤和棋子代替。2002年8月,中國棋院舉辦瞭首屆全國五子棋邀請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