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和歐洲分界線。位於俄羅斯東歐平原和西西伯利亞平原之間。北起北冰洋喀拉海拜達拉茨灣,南至奧爾斯克附近,大致呈南北走向,延伸2 000多千米。寬40~150千米。是伯朝拉河伏爾加河烏拉爾河鄂畢河流域分水嶺。山峰多呈渾圓或穹狀。沉積巖、變質巖及火成巖均有分佈。西坡較緩,東坡較陡。海拔一般在500~~1 200米。最高點納羅達峰海拔1 895米。自北向南可分為極地、亞極地、北、中、南五段。北部山勢較高,由一系列近於南北向的平行嶺谷組成。中烏拉爾山地勢低平,最低處海拔僅350米,構成亞歐兩洲間的重要通道。南部山體寬達150千米,由許多東北–西南和南北向古老變質巖組成的山脈,切割較強。除北部屬寒帶外,大部地區為溫帶大陸性氣候。北部地區河流註入北冰洋,中、南部地區多註入裡海。森林資源豐富,分佈上限從北部的300米到南部的1 200米。西部以雲杉和冷杉為主,東部松、落葉松、樺分佈較廣。南烏拉爾屬森林草原和草原帶。礦藏以鐵、銅、鋅、鋁土礦、鎳、釩鈦、鉻、金、石棉、鉀鹽等為主。

納羅達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