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明代篆刻書畫傢。字壽承,號三橋。南直隸長洲(今江蘇蘇州)人。書畫傢文徵明長子。曾任南京國子監博士。詩文、書畫、篆刻均有造詣。對六書有深入的研究,和何震主張篆刻必須精通六書,才能入印。他所用牙章,親自篆寫,請南京李石英鐫刻。據說在南京時,偶得民間雕琢首飾用的燈光石(凍石),用作印材,篆刻傢可以親自鐫刻,既方便又能達到滿意的效果。從此燈光石才為世人所知,被篆刻傢所廣泛採用,為明、清流派篆刻的發展提供瞭條件件。文彭篆刻秀麗典雅,風格妍媚清新。他的朱文(陽文)章法疏朗,在宋、元圓朱文的基礎上加以變化,篆法略呈方勢,質樸渾厚。他的另一種朱文,純用方折結構,可能受漢印影響。由於他刻印講究六書,篆文不涉怪誕,又能向秦、漢璽印汲取營養,使印壇面目為之一新。燈光石便於鐫刻,邊款也可以由作者自己鐫刻。他的邊款是先在石面書寫行楷書,再依字跡用雙刀刻成。在他與何震的倡導和影響下,一時篆刻之風大起,文人、書法傢和畫傢都參加篆刻創作,文彭成為文人篆刻流派的先導。蘇州一帶學習文彭的篆刻技法的有陳萬言李流芳、歸昌世、顧聽等,後人稱為吳門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