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現代長篇小說。作者錢鐘書。初載1946年2月至1947年1月《文藝復興》第1卷第2期至第2卷第3期。1947年5月上海晨光出版公司初版,有錢鐘書作的《序》。1980年10月人民文學出版社重版,增附錢鐘書作《重印前記》。小說以抗日戰爭為背景,以方鴻漸與鮑小姐、蘇文紈、唐曉芙、孫柔嘉四個女性之間的感情瓜葛為線索,描繪瞭一幅知識份子的眾生相。表現瞭抗戰環境下中國一部分知識份子的空虛和彷徨無主。“圍城”的意象象徵著人生悖謬情境的深層意意蘊,包含瞭現代人對自己生命困境的哲理思考。小說長於人物性格描寫,方鴻漸的機敏和懦弱、蘇文紈的矜持和矯情、孫柔嘉柔順之下的暗藏心機都刻畫得入木三分。《圍城》是錢鐘書諷刺藝術的結晶,無論是對主體意蘊的暗示還是對人物心理的發掘、對人情事態的觀察和表現都精致入微,同時又滲透著深層的悲涼感。《圍城》旁支斜出的敘述風格,詭奇、機智、聰睿、富有知識容量的語言,妙趣橫生的比喻,尤其是信手拈來的典故,使它得以成為獨樹一幟的“學人小說”,同時也代表瞭當時諷刺小說藝術的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