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江濱湖低地四周有圩堤圍護,內有灌排系統的農業區。圩堤將農田與外水隔開,通過灌排渠系及操縱圩堤上的涵閘以調節內水和外水的進出。自流灌排有困難,則輔以提水機械,以滿足圩內農田需水。這種農田水利形式在中國江浙太湖流域和安徽、浙江的長江流域一帶稱圩田圍田。在湖南、湖北稱垸田。珠江和韓江三角洲稱堤圍(或基圍)。圩垸工程可溯源於先秦,五五代北宋時期太湖及水陽江流域的圩田已大量發展。北宋以後,沿長江向其中遊湖泊地區推廣。這一帶因而成為全國農業中心。水陽江流域圩田規模如北宋范仲淹所描述:“每一圩方數十裡,如大城。中有河渠,外有門閘,旱則開閘引江水之利,澇則閉閘拒江水之害。旱澇不及,為農美利。”大圩農田面積至數十萬畝,圩堤長至數百裡。圩垸無計劃地過度發展,也帶來新的水利問題:隨著湖區面積的縮小,湖泊對洪水的調節作用下降;水道被逐步堵塞。南宋以來,太湖下遊泄水不暢加劇瞭圩區的洪澇災害。明清時曾多次禁築新圩及廢毀不合理的圩岸,但圩田仍是有增無減。洞庭湖區情況相似,明代有圩垸一二百處,到中華民國時期已增加到一千多處。自1894年至1949年洞庭湖水面從5 400平方千米縮小至4 300平方千米,除長江和湘、資、沅、澧四水來沙的自然淤積外,人為促淤圍墾也是重要原因,因而有墾湖為田和廢田還湖的爭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