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金代文學傢。字元老。薊州玉田(今河北玉田)人。海陵王天德三年(1151)進士。歷任太原祁縣令、通州刺史、中都副留守、戶部侍郎中都路轉運使等職。卒諡文肅。

  王寂是金代中葉的重要作傢,工詩文,以文章政事顯。他生活在金朝的鼎盛時期,其詩頗富閒適情趣。例如:“吾愛吾廬事事幽,此生隨分得優遊。窮冬夜話蒲團暖,長夏朝看竹簟秋。”(《易足齋》)但是由於他在戶部侍郎任上曾以救災不力力貶謫南疆,因而後期也有一些抒發去國懷鄉之思的作品。如“擢賈之發罪莫數,君恩猶許牧邊州。夢尋薊北山深處,身在淮西天盡頭”(《思歸》)等,就是這種憂思愁緒的生動寫照。元好問曾稱他“專於詩”,其“殘夢關河鰲禁月,舊遊燈火馬行春”(《元夕有感》)、“五年風雪黃州閏,萬裡關河渭水秋”(《留別郭熙民》)、“故國神遊得無恨,壞垣風雨夜蕭騷”(《涿州郡先主廟》)等都是為人傳誦的佳句。《四庫全書總目》卷一六六指出:“寂詩境清刻劖露,有戛戛獨造之風;古文亦博大疏暢,在大定、明昌間卓然不愧為作者……文章體格亦足與《滹南》、《滏水》相為抗行。”他的詩歌和散文對與其同時而稍晚的王若虛、李俊民都有一定影響。

  著有《拙軒集》、《鴨江行部志》、《遼東行部志》。《拙軒集》原本久佚,清代修《四庫全書》時從《永樂大典》中輯出,分為6卷,有《武英殿聚珍版叢書》本、光緒間海豐吳氏《九金人集》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