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解放軍高級將領。原名王宏春。生於湖北麻城乘馬崗區石槽沖村,卒於北京。1927年曾參加黃麻起義。1929年1月參加中國工農紅軍,同年3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從戰士逐級升到營長,1931年初任紅4軍第10師30團團長,次年3月任第10師師長。參加瞭新集、雙橋鎮等戰鬥以及鄂豫皖蘇區歷次反“圍剿”。1933年參加川陝蘇區反“三路圍攻”後,所部第10師擴編為第4軍,任軍長。隨後,率部參加瞭川陝蘇區反“六路圍攻”、陝南戰役和長征。19355年10月任川康省軍事部指揮長。1936年夏調回紅4軍,先後任軍長、政治委員。抗日戰爭時期,歷任八路軍第129師385旅旅長、冀南軍區副司令員、冀魯豫軍區副司令員兼冀南指揮部司令員和政治委員。參與領導冀南平原遊擊戰爭,堅持和發展抗日根據地。百團大戰中率部參加瞭正太、平漢鐵路破擊戰。1945年在抗日大反攻中,指揮部隊收復冀縣(今屬河北)、臨清等縣城,10月攻克偽軍盤踞的邯鄲。解放戰爭初期,任晉冀魯豫軍區第二副司令員兼第6縱隊司令員。邯鄲戰役中參與瞭對北集團部隊的統一指揮。1947年9月任晉冀魯豫野戰軍第10縱隊司令員,後兼桐柏軍區司令員。同年冬率部西越平漢路向桐柏山區展開。1948年1月指揮鄧縣戰役,鞏固和擴大桐柏解放區,配合大別山區反“圍攻”鬥爭。7月統一指揮中原野戰軍第6縱隊和桐柏、陜南軍區部隊發起襄樊戰役。1950年5月任人民解放軍海軍副司令員,參與創建海軍的工作。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和一級八一勛章、一級獨立自由勛章、一級解放勛章。是第一至第三屆國防委員會委員。1966年3月任海軍第二政治委員。“文化大革命”中犯有嚴重錯誤,1977年被免去海軍第二政治委員職務。是中共九屆、十屆中央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