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戲曲史傢、戲曲評論傢。中山大學教授。名。浙江永嘉(今浙江溫州)人。卒於廣州。1925年,就讀於南京東南大學中文系,師從戲曲學傢吳梅,畢業後長期從事戲曲研究。他治學嚴謹,勤奮刻苦。對古代戲曲,特別是元雜劇有很深的造詣,早年著有《西廂五劇註》,受到國內學術界和日本學者的重視。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致力於研究和整理古代戲曲。對於古代戲曲作傢作品的研究,除註意作細緻的藝術分析外,尤其註重時代背景的聯繫和思想意義的闡發。他撰寫的有關關關漢卿和王實甫《西廂記》的論文,都有這一特點。其中《關漢卿戰鬥的一生》,在1958年世界和平理事會提出紀念世界文化名人關漢卿時,被譯成日文和印度尼西亞文,在國內外有較大影響。他的力作《西廂記校註》,在註釋疑難詞句方面,能根據歷代詩文,尤其是通過大量的元人雜劇、話本、散曲例句乃至勾欄行院的習用語的排比對勘,加以疏通證明,同時還簡要指出後人曲解之處。他還註意聯系舞臺實際研究戲曲,對戲曲改革事業懷有很高的熱情。1962年,應高等教育部之聘與遊國恩教授等共同主編《中國文學史》

  王季思的主要著作還有《從鶯鶯傳到西廂記》(1955)、《新紅集》(1960)、《玉輪軒曲論》(1980)、《王季思詩詞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