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傢。生於江蘇南京,祖籍福建同安。1955年隨母親茹志鵑到上海定居。1970年赴安徽五河插隊。1972年考入江蘇徐州地區文工團。1978年調至上海中國福利會《兒童時代》雜誌社。1980年入中國作傢協會文學講習班學習。歷任上海作傢協會副主席、主席,中國作協理事、主席團委員,全國政協委員等。

  她1977年開始發表作品。1980年發表成名作《雨,沙沙沙》。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黃河故道人》、《紀實與虛構》、《長恨歌》,中篇小說《流逝》、《小鮑莊》、《叔叔的故事》,短篇小說《鳩雀一戰》,散文集《蒲公英》、《窗裡窗外》,理論著作《故事和講故事》、《心靈世界》等,1996年出版《王安憶自選集》(6卷)。

  從80年代初期那些帶有自我抒發性質的作品,到《本次列車終點》《流逝》等一批寫普通人的矛盾、苦惱、困惑和希望的作品,到80年代中後期《小鮑莊》、《小城之戀》、《荒山之戀》、《錦繡谷之戀》等一批探索歷史文化和人性種種的作品,再到90年代以後的《叔叔的故事》、《烏托邦詩篇》、《紀實與虛構》、《傷心太平洋》、《長恨歌》等一批紀實與虛構並置,或寫現代都市的文化性格,或寫現代男女的情感關系的作品,她的創作處於不斷的發展和變化中,引起廣泛的註目。其中《本次列車終點》獲1982年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流逝》和《小鮑莊》分獲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獎。《長恨歌》獲第五屆茅盾文學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