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北宋末南宋初文學傢。字彥章,號浮溪,又號龍溪。饒州德興(今屬江西)人。紹聖、元符年間有聲譽於太學。徽宗時,與胡伸俱有文名,時有“江左二寶,胡伸汪藻”之稱。崇寧二年(1103)進士。北宋時官至太常少卿、起居舍人。南宋時官至顯謨閣大學士、左大中大夫,封新安郡侯。

  汪藻博覽群書,以鴻文碩學聞名於世。南宋初,執掌制誥,工四六文,孫覿謂其“深醇雅健,追配古作”(《浮溪集序》);黃震亦雲“浮溪之文,明徹徹高爽,歐、蘇之外,邈焉寡儔,艱難扈從之際,敷陳指斥,尤多痛快,殆有烈丈夫之氣”(《黃氏日鈔》卷六十六)。如《元祐太後告天下手書》、《建炎德音》、《宋齊愈責詞》、《賀收復杭州表》、《撫州謝上表》等篇,用事貼切,對仗工穩,讀之者無不感激憤發(《雲莊四六餘話》)。

  他曾向徐俯請教作詩法門,並從韓駒學詩,但詩風更接近蘇軾,沒有江西詩派那種峭硬生瘦之習。孫覿謂其“詩律高妙,興寄深遠”(《墓志銘》)、清潘德輿也以為“深厚麗密,非南渡諸人可及”(《石洲詩話》卷四)。其詩歌具有現實感與時代感,像《己酉亂後寄常州使君侄四首》描寫靖康戰亂之實,詩語警切悲慟,神情氣骨頗似杜甫“安史之亂”時的詩作(《瀛奎律髓匯評》卷三十二)。其餘詩如《春日》、《旅次》、《書寧川驛壁》、《醉別李侍郎》諸篇,都清新疏朗,意氣高曠(《遊宦紀聞》卷三、《載酒園詩話》)。

  他也長於作詞,如〔小重山〕“月下潮生紅蓼汀”、〔點絳唇〕“新月娟娟”鋪寫詞人的別情離恨,表現得清麗俊爽,蘊藉悠遠(《蓼園詞評》),久為時人傳誦。

  著有《浮溪集》60卷、《後集》若幹卷、《裔夷謀夏錄》2卷、《青唐錄》3卷、《古今雅俗字》44篇(孫覿《墓志銘》),又有《猥稿外集》1卷(《讀書附志》卷下)。文集於明初已佚,清四庫館臣自《永樂大典》輯其詩文,重編為《浮溪集》36卷,今存《四庫全書》本、《四部叢刊》影武英殿本。明洪武間趙子常又輯有《浮溪文粹》15卷,由胡堯臣刊刻流傳,今存明萬歷、正德、嘉靖刻本、《四庫全書》本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