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咸水(含鹽量幾千~1萬毫克/升)或海水(平均含鹽量3.5萬毫克/升)脫去鹽分以制取生活飲用水及生產用水的方法。比較成熟的生產方法有四種:

  蒸餾法 蒸發咸水,冷凝其蒸汽即得淡水,是當前咸水淡化的主要方法。有豎管蒸餾、多級急驟蒸餾、蒸汽壓縮蒸餾、太陽能蒸餾。其中多級急驟蒸餾法,由於經濟效益好(該法便於利用發電廠的廢熱),技術較成熟,淡水產量居於首位。目前,許多國傢的海水淡化規則,,多以發展發電和淡化雙重效用的工廠為目標。以蒸汽作為能源的蒸餾法的缺點是,設備腐蝕與結垢問題比較嚴重。太陽能蒸餾是最古老的咸水淡化方法,設備簡單,但占地面積大,單位面積產水量低,適用於日照時間長的缺水地區。

  反滲透法 特點是常溫下操作,無相變發生,結垢與腐蝕較小。目前采用的操作壓力比理論值大得多,開發新的低壓高效率的反滲透技術是今後的發展方向。反滲透法被認為是一種最有前途的咸水淡化技術。

  電滲析法 用於淡化含鹽量低於5000毫克/升的咸水,在經濟上較為合理。

  冷凍法 咸水結冰時,隻有純水呈冰晶析出,而鹽分則被排除在冰晶之外,取出冰晶並洗滌、融化即得淡水。冷凍法有自然冷凍和人工冷凍兩種。前者利用冬季時咸水自然結冰。後者以正丁烷為冷凍劑,間接冷凍咸水,使之結冰,或以水本身為冷凍劑,直接冷凍咸水,使之結冰。人工冷凍法目前仍處於中、小型試驗階段,尚無大規模的生產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