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以氧化鈣為主要成分的氣硬性無機膠凝材料。石灰是用石灰石、白雲石、白堊、貝殼等碳酸鈣含量高的原料,經900~1100°C煆燒而成。此外,化工副產品電石渣等也屬此類膠凝材料。石灰是人類最早應用的膠凝材料。西元前8世紀古希臘人已用於建築,中國也在西元前7世紀開始使用石灰。至今石灰仍然是用途廣泛的建築材料。石灰有生石灰和熟石灰(即消石灰),按其氧化鎂含量(以5%為限)又可分為鈣質石灰和鎂質石灰。

  原始的石灰生產工藝是將石灰石石與燃料(木材)分層鋪放,引火煅燒一周即得。現代則采用機械化、半機械化立窯以及回轉窯、沸騰爐等設備進行生產。煅燒時間也相應地縮短,用回轉窯生產石灰僅需2~4小時,比用立窯生產可提高生產效率5倍以上。近年來,又出現瞭橫流式、雙斜坡式及燒油環行立窯和帶預熱器的短回轉窯等節能效果顯著的工藝和設備,燃料也擴大為煤、焦炭、重油或液化氣等。

  生石灰具有強烈的吸水性,遇水生成氫氧化鈣,並放出大量的熱量。經消化後的石灰能逐漸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而硬化。在建築過程中,石灰不僅用作砌築砂漿、墻體抹面砂漿以及用以灌築工程基礎,而且還能用來制作多種建築材料制品,如用石灰作為堿性激發劑和膠粘劑,與天然砂或工業廢渣(如粉煤灰、礦渣及各種尾礦粉等)混合,制成無熟料水泥以及多種蒸壓(養)矽酸鹽建築制品;以磨細生石灰做膠粘劑,與天然砂、碎石或工業廢渣混合、加水攪拌、成型、幹燥後,用二氧化碳進行碳酸化處理,可以制得碳化石灰制品(碳化磚、砌塊或瓦);磨細生石灰摻加少量纖維材料(如稻草、麥秸或廢麻絲等),經碳酸化處理,可以制成碳化石灰空心隔墻板,具有體輕(900公斤/米3)、耐潮濕和初期加工性能好等優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