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雨水、地下水、工業和民用的給排水、腐蝕性液體以及空氣中的濕氣、蒸氣等侵入建築物的材料。建築物需要進行防水處理的部位主要是屋面、牆面、地面和地下室。防水材料品種繁多,按其主要原材料可分為以下四大類:

  瀝青類防水材料 以天然瀝青、石油瀝青和煤瀝青為主要原材料,具有良好的粘結性、塑性、抗水性、防腐性和耐久性。瀝青作為防水材料使用的歷史已有100多年,廣泛用於土木建築工程。。20世紀30年代以來,石油瀝青逐漸代替其他瀝青,已成為瀝青的主要品種。瀝青油氈為有胎防水卷材。目前,油氈的品種有石油瀝青油氈、煤瀝青油氈、玻璃佈油氈、玻璃纖維氈片油氈和麻佈油氈等。有些國傢還發展耐熱油氈、多孔油氈、熱熔油氈和低燃點油氈等。傳統的紙胎瀝青油氈目前仍是防水卷材的主要品種,其粘結材料則是用熱瀝青或在熱瀝青中摻入無機或有機改性材料配制的瀝青膠(瑪脂)粘貼瀝青油氈。將瀝青用溶劑稀釋配制的冷粘結材料正在發展中。各種溶劑型和水乳型瀝青類或瀝青橡膠類塗料用於屋面防水時,應嚴格選擇抗裂、抗拉、抗老化性能好和耐候性強的厚質塗料品種。此外,各類油膏適用於處理一般建築物的接縫防水。

  橡膠塑料類防水材料 此類防水材料的研究和使用始於20世紀50年代。原材料主要有氯丁橡膠、丁基橡膠、三元乙丙橡膠、聚氯乙烯、氯磺化聚乙烯、聚異丁烯和聚氨酯等,可制成彈性無胎防水卷材、防水薄膜、防水塗料、塗膜材料、以及油膏、膠泥、止水帶等密封材料。這些制品具有拉伸強度高、彈性及延伸率大、粘結性、抗水性和耐候性好等特點,可以冷用,使用年限較長。以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凝)、丙烯酰胺(丙凝)、聚氨酯(氰凝)為基料配制的灌漿材料,可用於地下工程的堵漏防水。

  水泥類防水材料 對水泥具有促凝密實作用的各類外加劑,如防水劑、加氣劑和膨脹劑等,可增強水泥砂漿和混凝土的憎水性和抗滲性。在中國南方地區的非保溫屋面,大量采用剛性防水,即在混凝土屋面結構基底上,鋪設帶有鋼筋網及做成分塊的防水混凝土層,分塊縫內嵌填彈性油膏,並在板面塗刷防水塗料,以防混凝土層開裂和早期碳化,具有較好的防水效果。以水泥和矽酸鈉為基料配制的促凝灰漿,可用於地下工程的堵漏防水。

  金屬類防水材料 各種型號的薄鋼板、鍍鋅鋼板、壓型鋼板、塗層鋼板(又稱塑料復合鋼板)等可直接作為屋面板,用以防水。用於地下室或地下構築物的金屬防水層主要采用薄鋼板。由銅、鋁等有色金屬壓延成的薄板、片可用作防水材料。這種材料和不銹鋼還可制成建築物變形縫的止水帶。金屬防水層的連接處應予焊接,並塗刷防銹保護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