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建築物內牆和頂棚表面粘貼紙張、塑膠壁紙、玻璃纖維牆佈、錦鍛等製品的施工。裱糊施工的功能是美化居住環境,滿足使用的要求,並對牆體、頂棚起一定的保護作用。

  裱糊在中國有悠久的歷史。早在唐代裝璜裱褙已形成瞭專項工藝,以後逐步用於建築物的頂棚;宋代以後不少建築物已用裱糊取代房屋刷飾。明、清兩代裱糊有瞭新的發展,由普通紙發展為大白紙以及用板刻花紋再以蛋白印刷的銀花紙,進而由紙裱發展到綾絹裱。中國北方民居過去曾採用土法生產的小張花花紙或大白紙進行裱糊。

  20世紀50年代人民大會堂、杭州機場貴賓休息室等主要建築采用錦緞裱糊墻面,收到金碧輝煌、雅致大方的裝飾效果。1973年研制、生產瞭紙基塗塑壁紙,首次在北京飯店擴建工程的客房內采用。到70年代末,塑料復合壁紙、玻璃纖維貼墻佈等新產品陸續出現,使裱糊施工有瞭新的發展。

  世界各國采用裱糊壁紙也很普遍。壁紙的品種繁多,有塑料的,有以紙、佈、石棉纖維為基層而以聚乙烯或聚氯乙烯為面層材料的;表面裝飾有壓花的,有套色印花並壓紋的,有仿木紋、石紋和錦緞等各種織物的,有仿清水磚或面磚的,還有靜電植絨壁紙。從施工來說,有的是在現場刷膠裱糊;有的則在背面預塗壓敏膠,可以直接鋪貼,隨時揭換。

  壁紙一般系工廠生產,具有很好的色彩、花飾、質感等裝飾效果。裱糊壁紙可以減少現場濕作業,基層處理也比刷油漆、塗料簡便。多數壁紙表面可耐水擦洗;有的有一定的透氣性,可使墻體基層中的水分向外散發,不致引起開膠、起鼓、變色等現象;有的有一定的延伸性;有的品種遇火自熄或完全不燃燒。

  裱糊施工必須在墻面基本幹燥、抹灰面返白、頂棚噴漿和門窗油漆已完成、電氣和其他設備安裝完畢後進行。裱糊前先進行墻面基層處理。裱糊時預先把紙裁好,然後在紙背面刷水,使紙充分吸濕、伸脹,再刷膠。墻面也需先刷膠。紙貼到墻上後,要求花紋對貼完整,不空鼓,無氣泡,在距墻1.5米處看不出接縫,斜視無膠跡,墻面清潔。玻璃纖維墻佈無吸水膨脹問題,而且在背面刷膠易滲透至正面,所以隻在墻面刷膠即可裱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