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施工圖設計和預算定額編制工程造價的詳細預算。在中國,施工圖預算是建築企業和建設單位簽訂承包合同和辦理工程結算的依據;也是建築企業編制計畫、實行經濟核算和考核經營成果的依據。在實行招標承包制的情況下,是建設單位確定標底和建築企業投標報價的依據。施工圖預算是關係建設單位和建築企業經濟利益的技術經濟檔,如在執行過程中發生經濟糾紛,應經仲裁機關仲裁,或按法律程式解決。

  內容 施工圖圖預算由一系列計算數字和文字說明組成。工程項目(如工廠、學校等)總預算包含若幹個單項工程(如車間、教室樓等)綜合預算;單項工程綜合預算包含若幹個單位工程(如土建工程、機械設備及安裝工程)預算(見設計概算)。總預算和綜合預算由以下五項費用構成:①建築工程費;②安裝工程費;③設備購置費;④工具、器具購置費;⑤其他工程和費用。單位工程預算由直接費、間接費、計劃利潤構成;設備及安裝工程的單位工程預算還包括設備及其備件的購置費。

  編制方法 主要有單位估價法和實物估價法兩種,中國現行規定采用前者編制施工圖預算。

  單位估價法 是利用分部分項工程單價計算工程造價的方法。計算程序是:①根據施工圖計算分部分項工程量;②根據地區單位估價表或預算定額單價計算分部分項工程直接費,並匯總為單位工程直接費;③計算間接費、計劃利潤,並與直接費匯總,得出單位工程預算造價;進一步匯總得出綜合預算造價和總預算造價。

  實物估價法 是利用預算定額計算人工、材料、機械臺班用量,進而計算工程造價的方法。計算程序是:①根據施工圖計算分部分項工程量;②根據預算定額計算分部分項工程所需的人工、材料和機械臺班消耗量,並按單位工程加以匯總;③根據人工日工資標準、材料預算價格、機械臺班費用單價等資料,計算單位工程直接費;④計算間接費、計劃利潤,並與直接費匯總成單位工程預算造價,進一步匯總得出綜合預算造價和總預算造價。

  沿革 中國在建築工程中實行工料預算歷時已久。北宋李誡編纂的《營造法式》已有工料限額。明、清政府和民間都有估工算料的成例,如《營造算例》就是流傳民間的清代營造算法的抄本。清代宮廷設有專司估算工料費用的“算房”及負責設計的“樣房”。20世紀初,隨著建築業的發展,開始按施工圖計算工料費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於50年代初正式建立瞭建築工程預算制度,先後頒發瞭具有法規性質的預算定額;統一規定瞭概算和預算文件的組成和編制程序;制定瞭材料預算價格、機械臺班單價、間接費用、計劃利潤等計算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