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鋼橋、鋼結構專傢。1885年9月14日生於別洛斯托克省奧謝韋茨(今波蘭),1967年2月15日卒於莫斯科。1911年畢業於彼得堡交通工程學院,後又在德意志沙洛滕堡高等技術學校學習。他曾先後在莫斯科高等技術學校、莫斯科鐵路運輸工程學院、莫斯科古比雪夫建築工程學院和新西伯利亞莫斯科古比雪夫建築工程學院任教。1918年起兼任蘇聯交通人民委員部科學技術委員會橋樑結構試驗研究方面的領導工作達12年。此外,還擔任過蘇聯中央工業建築科學研究院院長、全蘇科學技術協會主主席以及鋼結構設計標準及技術規范研究委員會主席等職務。他是蘇聯科學院通訊院士、技術科學博士、教授。

  斯特雷勒茨基是蘇聯鋼結構學派的創始人,創立瞭按極限狀態計算建築結構的理論。他也是用數理統計分析結構受力的創始人之一。他對橋梁的動力荷載作用;結構強度與安全度; 鋼結構的受力、定型化和經濟分析等均頗有造詣。他曾負責制訂《建築設計統一標準》(1930年),著有《金屬結構》等著作,發表有《按極限狀態法計算結構新方法的原理》、《活荷載對橋梁作用的影響》等論文近200篇。

  斯特雷勒茨基曾主持或參與設計、建造跨越第聶伯河、奧卡河、伏爾加河以及莫斯科運河等的大型鐵路鋼橋多座,其中如1930年建成的著名歐洲第一大鋼桁架拱橋──老第聶伯河公路、鐵路兩用橋,主跨224米,即是他所設計,後毀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現重建為主跨228米的鋼筋混凝土拱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