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電動機驅動風機而產生負壓進行除塵的清潔電器。又稱真空吸塵器。它操作時不會使灰塵飛揚,並能吸除縫隙中及地毯上一般不易清除的塵屑,使用方便、衛生,廣泛用於傢庭和公共場所。

  發展簡況 1869年,美國I.W.麥加尼發明人工作業的帶有吸附裝置的掃除機。1899年,J.瑟曼發明世界上第一臺電動吸塵器。1907年,J.M.斯潘格勒發明帶有風機、旋轉刷和集塵袋的移動式真空吸塵器,為現代代吸塵器的雛型。此後,吸塵器發展迅速,到1977年,美國吸塵器的普及率已達99.9%。1984年世界總產量(不包括中國)約3448萬臺,其中美國約1358.6萬臺 ,日本約615萬臺。中國於1960年在上海制成吸塵器並開始生產,1987年產量約35萬臺。

  現在吸塵器的塑料化程度較高。美國、日本等國的吸塵器制造廠都采用大批量生產方式,生產連續化、自動化,生產規模達年產幾十萬臺,有的達百萬臺。吸塵器的發展趨勢是向高風量、高真空、提高單位體積的集塵量,降低噪聲,一機多用和操作自動化方向發展。

  分類 一般按吸塵器的裝配和外形分為立式(電動機主軸垂直於地面,圖1)、臥式(電動機主軸平行於地面,圖2)和便攜式3大類,便攜式又可分為手持式、肩式、桿式等。歐美國傢將臥式稱為罐式或筒式。吸塵器也可按使用功能分為幹式、濕式和幹濕兩用式,後兩者還能吸取液體或多水性泡沫污物,其結構比幹式復雜。

  結構和工作原理 吸塵器主要由起塵、吸塵、濾塵3 部分組成,一般包括串激整流子電動機、離心式風機、濾塵器(袋)和吸塵附件。串激整流子電動機轉速高達20000r/min以上(微型吸塵器采用微型永磁式直流電動機,額定電壓為3~6V)。濾塵器通常采用濾網、絨佈或濾紙等材料。一般吸塵器的功率為400~1000W或更高,便攜式吸塵器的功率一般低於250W。吸塵器的工作原理如下:電動機高速驅動風機葉輪旋轉,使空氣高速排出,而風機前端吸塵部內的空氣不斷地補充給風機,使吸塵部內產生瞬時真空,從而與外界大氣壓形成負壓差,在此壓差的作用下,吸入含塵屑的空氣,經濾塵器過濾,排出清凈的空氣。負壓差愈大,風量愈大,吸塵能力也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