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鎢條鍛打、拉拔後製成的細絲。主要用於白熾燈、鹵鎢燈等電光源中。用於燈泡中作各種發光體的鎢絲,還需要在冶制過程中摻入少量的鉀、矽和鋁的氧化物,這種鎢絲稱為摻雜鎢絲(Doped Tungsten Wire),也稱作218鎢絲或不下垂鎢絲(Non-sag Tungsten Wire)。

  鎢的熔點高,電阻率大,強度好,蒸氣壓低,是所有純金屬中製作白熾燈絲的最佳材料。但鎢的硬度大且脆,很難加工。1909年,庫利奇發明瞭鎢絲的加工工工藝,為白熾燈泡的生產和推廣起瞭決定性的作用,其基本原理一直沿用到今天。

  制作 鎢絲的生產大都用仲鎢酸銨(APT)作原料。一般的工藝過程是將仲鎢酸銨在 500℃左右的空氣中焙燒成三氧化鎢,或在450℃左右的氫氣中輕微還原成藍色氧化鎢。制作白熾燈燈絲的鎢絲需要在三氧化鎢或藍色氧化鎢中摻入少量的氧化鉀、氧化矽和氧化鋁,三者用量總和不超過1%,這就是巴茲在1922年發明的鎢絲摻雜工藝。經過摻雜處理的鎢的氧化物用氫氣還原成金屬鎢粉。還原過程一般分兩步進行:第一步在630℃左右還原成二氧化鎢(棕色氧化鎢),第二步在820℃左右還原成金屬鎢粉。兩步還原的目的是使摻入的鉀充分發揮作用和控制粉末粒度。這樣取得的摻雜鎢粉再在一種特制的模子中壓制成細長的方條。把方條在氫氣中通電,用自電阻加熱(溫度達3000℃左右)的方法進行燒結,燒結後鎢條的密度可達到理論值的85%以上。這種鎢條便可以用旋鍛方法加工成直徑為3mm左右的鎢桿,然後進一步用模子拉拔的方法加工成各種不同粗細的鎢絲。例如220V、15W的白熾燈用的鎢絲直徑約為15μm,而 10000W的溴鎢燈用的鎢絲直徑約為1.25mm。更細的鎢絲如 220V、10W的白熾燈鎢絲直徑約為12μm,則要采用電解腐蝕的方法來制作。

  當鎢絲的直徑達到微米級時,用常規的卡尺很難精確地測定其直徑。因此,國際上通常將直徑在0.2mm以下的鎢絲用其切長為200mm絲段的重量來表示絲的粗細,例如上述15W白熾燈鎢絲的直徑可以用0.679mg/200mm來表示。

  使用性能 包括高溫使用性能、室溫使用性能和絲徑的一致性。

  ①高溫使用性能。 白熾燈用鎢絲的工作溫度常在2300~2800℃之間,一般燈泡功率越大,燈絲的工作溫度也越高,由此可見,燈絲的工作溫度遠超過鎢絲的再結晶溫度,此時,燈絲在其自重的作用下,在兩掛鉤之間的絲段將產生下垂現象,嚴重時,燈絲可下垂到與燈泡的玻殼相碰。對於在鎢的粉末冶金過程中摻入瞭少量的鉀矽鋁的氧化物的摻雜鎢絲,雖然其最終的成品絲中的矽和鋁的含量隻有百萬分之幾,鉀的含量也不過百萬分之幾十,但用這種摻雜鎢絲作的燈絲其下垂程度卻可以有極大的改善。其原因是由於摻雜鎢絲與未摻雜鎢絲再結晶的晶體結構有很大的差別。未摻雜鎢絲的再結晶晶體基本上是等軸晶體,而摻雜鎢絲的再結晶晶體結構是呈長條狀互相搭接的粗大晶粒。從金屬材料的高溫蠕變理論來看,這種粗長搭接結構的再結晶晶體結構能大大地提高其高溫抗下垂的能力。根據70年代進行的一系列的透射電鏡和俄歇能譜儀的研究分析表明,這種摻雜鎢絲所特有的粗長搭接結構的再結晶晶體結構的生成與摻雜鎢絲中所含有的鉀有密切的關系。殘存在摻雜鎢條中的微量鉀在加工中形成與絲軸平行的鉀泡列,它阻礙再結晶過程中晶粒的橫向長大,因而生成粗長的搭接結構。

  白熾燈燈絲的下垂既與摻雜鎢絲中的添加元素含量及加工工藝有關,也與燈絲制作過程中的處理工藝有關。鎢絲在拉制成成品絲時保留瞭大量的內應力,在繞制成燈絲時又在鎢絲的截面上產生新的不均勻變形的內應力。這些內應力必須在燈絲裝架進入泡殼前加以完善的消除,否則燈泡在燃點開始的時候就會使燈絲扭曲、變形和下垂。燈絲的下垂會嚴重地降低燈泡的發光效率。

  ②室溫使用性能。鎢絲的室溫使用性能表現在繞絲性能上。鎢絲由於其加工流程長,如果工藝管理不善,則很容易使鎢絲產生很多細小裂紋或局部變脆,以致繞絲時很容易斷裂。由於裂紋所造成的繞絲斷裂斷口呈須毛狀,而由於絲材變脆所造成的斷口則呈現晶面閃光狀。

  ③絲徑的一致性。鎢絲絲徑一致性差是使白熾燈泡光電參數超差的一個重要原因,有的還會影響到燈泡的使用壽命。

  應用 鎢絲除少量用作高溫爐的發熱材料、電子管的熱子和復合材料的加強筋等外,絕大部分都用於制作各種白熾燈和鹵鎢燈的燈絲以及氣體放電燈的電極。對用作氣體放電燈陰極的鎢絲或鎢桿,為降低其電子逸出功,須加入0.5~3%的釷,稱為鎢釷絲。由於釷是一種放射性元素,污染環境,故有用鈰來代替釷作成鎢鈰絲或鎢鈰桿的。但鈰的蒸發率高,所以鎢鈰絲或鎢鈰桿隻能用於小功率的氣體放電燈。

  鎢絲一旦經高溫使用發生再結晶以後就變得很脆,在受沖擊或震動的情況下極易斷裂。在一些要求高可靠性的電光源產品中,為防止燈絲的斷裂,常在摻雜鎢絲中加入3~5%的錸,稱為鎢錸絲,它可以使鎢的延脆轉變溫度下降到室溫或室溫以下。這是一種很奇特的錸效應,至今還未發現一種元素能代替錸,在鎢中產生同樣效應。

  鎢在常溫下有較好的耐酸、堿能力,但在潮濕的空氣中易被氧化,所以細鎢絲不能在潮濕環境中貯存過久。另外鎢在1200℃上下就開始與碳起反應生成鎢的碳化物,所以對燈絲的燒氫處理要註意這個問題,否則鎢與其表面的石墨潤滑劑起反應,則燈絲就要變脆斷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