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結構構件的基本變形形式之一。結構和機械中的連接件,如螺栓、銷釘、鍵等,在傳遞力時主要發生擠壓(局部承壓)和剪切變形。對於此類直接承受剪切的部件,在工程計算中常以受剪面上的剪力除以其面積得出的平均剪應力作為強度計算的依據。其容許剪應力則根據部件破壞時的剪應力除以安全係數確定。

  許多構件並不直接承受剪切,但材料也發生剪切變形。如圓截面桿和薄壁圓筒受扭時(圖a),橫截面和徑向截面上產生剪應力τ(圖b),其材料發生剪切變形。。剪切變形的程度以變形前為正六面體的單元體在剪應力作用下直角的改變量у(弧度)來度量,並稱為剪應變。

  任何受力物體內一點處,不管其處於何種應力狀態,位於兩個相互垂直的面上而與這兩個面的交線正交的剪應力,它們的數值必定相等,而指向均對著交線或背離交線。這就是剪應力互等定理。

  在受力物體內一點處如能取一個單元體,其界面上隻有剪應力而無正應力,則稱這個單元體以及受力物體內相應點的材料受純剪切(圖b)。這種應力狀態與在兩個相互垂直方向上正應力σ的數值均等於τ的雙向拉、壓應力狀態(圖c)完全相當。

  材料在純剪切應力狀態下的力學性能,多通過薄壁圓筒的扭轉試驗測定。結構鋼等材料的剪應力-剪應變關系有呈線性的彈性階段,即τ=Gу。這個表達式稱為剪切胡克定律,其中的比例常數G為材料的剪切彈性模量。對於各向同性材料,剪切彈性模量G與拉壓彈性模量E和泊松比(橫向變形系數)μ 之間有如下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