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民間玩具。以竹筒製成,中空,因而得名。古稱空箏。江南稱扯鈴。北京產的空竹最為著名。

  空竹由空鐘發展而來。明代《帝京景物略》等記載,空鐘為木制,圓形,直徑最大約為30cm,中空,四周開口,中有竹軸。人們以線纏竹軸,並穿過一帶孔的竹板,用力拽拉,空鐘即旋轉落地,並在離心力作用下落地後繼續旋轉。清代,空鐘改為以竹筒製成,圓盤狀,中空,四周開口為哨,圓盤中有木軸。人們以竹棍系線繩,纏繞木軸而拽拉、抖動,即可旋轉發音。

  空竹分為單輪(木軸一端為圓盤)和雙輪(木軸兩端各有一圓盤)。雙輪空竹比單輪空竹易操作。圓盤四周的哨口以一個大哨口為低音孔,若幹小哨口為高音孔。空竹以各圓盤哨口的數量而分為雙響、4響、5響、6響,直至36響。人們拽拉、抖動時,各哨口同時發音,高亢雄渾。用力越大,聲音越響。空竹的操作技巧有扔高,即在線繩用力拽拉後,將空竹脫離竹棍而往上拋至空中,下落後又以線繩接住,繼續拽拉;爬桿,即空竹順線繩而上;調換,即兩人同時將空竹相互投給對方,對方接空竹後繼續拽拉等,並發展為中國傳統的雜技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