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油藏壓力高於井內流體柱的壓力,油藏中的石油通過油管和採油樹自行舉升至井外的採油方法。石油中大量的伴生天然氣能降低井內流體的比重,降低流體柱壓力,使油井更易自噴。油層壓力和氣油比(中國石油礦場習稱油氣比)是油井自噴能力的兩個主要指標。

  油、氣同時在井內沿油管向上流動,其能量主要消耗於重力和摩擦力。在一定的油層壓力和油氣比的條件下,每口井中的油管尺寸和深度不變時,有一個充分利用能量的最優流速範圍,即最優日產量範圍。必須選用用合理的油管尺寸,調節井口節流器(常稱油嘴)的大小,使自噴井的產量與油層的供油能力相匹配,以保證自噴井在最優產量范圍內生產。

  為使井口密封並便於修井和更換損壞的部件,自噴井井口裝有專門的采油裝置,稱采油樹(見彩圖)。自噴井的井身結構見圖。自噴井管理方便,生產能力高,耗費小,是一種比較理想的采油方法。很多油田都采取早期註水、註氣(見註水開采)保持油藏壓力的措施,延長油井的自噴期。

高壓油氣井采油樹 四川石油管理局

  

參考書目

 T.C.Frick,Petroleum Production Handbook,Vol.1,lst ed.,McGraw-Hill,New York,1962.

 T.E.W.Nind,Principles of Oil Well Production,2nd ed.,McGraw-Hill,New York,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