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熱管線根據其敷設方式不同,有地上敷設和地下敷設(見城市集中供熱管網)。其構造包括:管道、管道附件、保溫結構(見供熱管道保溫)、補償器(見管道熱補償)、管道支座,以及地上敷設用的管道支架、操作平臺和地下敷設用的地溝、檢查室等構築物。

  管道 在工作中除承受介質壓力、重力和風力(指地上敷設管道)等荷載外,還要承受由溫度變化引起的荷載。使用最廣泛的管材是鋼管。從耐腐蝕考慮,也採用石棉水水泥管、玻璃纖維增強塑料(玻璃鋼)管。

  管道附件 包括彎頭、三通、閥門以及放氣、放水、疏水、除污等附屬裝置。閥門在管網中起開、閉和調節作用。放氣裝置用以排除管道中的空氣。放水、疏水裝置用來排放管道中的水或運行中蒸汽管道中的凝結水。

  管道支座 管道上的支撐部件。它的作用是支撐管道和限制管道的位移。工作中承受管道重力和內壓、外荷載、溫度變化引起的作用力,並將這些力傳遞到管線的構築物上。根據支座對管道位移的限制情況,分活動支座和固定支座兩類。活動支座允許管道在溫度變化時伸縮移動,按其功能和構造又分滑動、滾動、彈簧、懸吊和導向等支座形式。固定支座限制管道的伸縮位移並能承受管道的推力,它用來將管道劃分成若幹管段,由各段分別進行熱補償,從而保證補償器的正常工作。

  管道支架 地上敷設管道的支撐構築物。它主要承受來自管道的重力荷載和水平荷載。支架有多種形式:按外形分有管枕、支墩、單柱、雙柱、單層、雙層、空間剛架和塔架等形式;按構成材料分有木結構、鋼結構、鋼筋混凝土結構和磚石結構;按變形和構造特點分有剛性支架、柔性支架和鉸接支架。為瞭加大支架的間距,有時采用一些輔助結構,如在相鄰的支架上附加縱梁、桁架、懸索、吊索等,從而構成組合式支架。

  操作平臺 操作、維修距地面較高的管道設備及附件用的架空平臺。對於跨越障礙物的架空管段,有時在管道的一側或兩側設檢修便橋。這類構築物一般采用鋼結構。

  地溝 地下敷設管道的圍護構築物。地溝承受土壓力和地面荷載並防止水的侵入。地溝分砌築、裝配和整體等形式。砌築地溝采用磚、石或大型砌塊砌築墻體,鋼筋混凝土預制蓋板。裝配式地溝一般用鋼筋混凝土預制構件,現場裝配,施工速度較快。整體式地溝用鋼筋混凝土現場灌築,防水性能較好。地溝的橫斷面常做成矩形或拱形(見圖)。根據地溝橫斷面人行通道尺寸的大小,可分為通行、半通行和不通行幾種類型。

  檢查室 操作和維修地下敷設管線的管道設備及附件的構築物。它還用來匯集和排除滲入地溝或由管道放出的水。檢查室可采用磚和鋼筋混凝土的混合結構或鋼筋混凝土結構。

  直埋供熱管道 管道直接埋設於土壤中的無地溝敷設形式。這種管線結構簡單,施工方便。直埋管道分填充、灌築或預制裝配等形式。填充和灌築式結構要在裝好管子的溝槽內充以吸水性小並有一定承載能力的保溫材料,如熱塑性材料、瀝青膨脹珍珠巖等。預制裝配式保溫管道事先在工廠預制好,現場隻需進行連接,可加快施工速度。這種管道的保溫層外設有剛性或柔性保護層。剛性保護層以硬塑料管、石棉水泥管或鋼管,套在保溫層外形成套管結構,也稱“管中管”。在一根保護管中有時也可裝幾根管子。柔性保護層一般由軟塑料或防水塗料和卷材制成,不能承載重量,僅起加強防水的作用。有些國傢采用小管徑的柔性直埋供熱管道(熱纜)。它由內外兩層間充有保溫材料的雙層金屬波紋管構成,自身具有熱補償能力,施工簡便、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