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屬學問題中,往往需要涉及點陣中某個晶面和晶向。晶體的晶面和晶向,可用密勒指數(Miller in-dices)的規定符號來表示。取平行於晶胞邊棱的三個軸xyz,每根軸分為長度與晶胞邊長(abc)相等的等分,沿各軸的距離就用這些邊長的倍倍數來表示。當標志一個晶面時,先確定此平面在三根軸上的截距,然後取截距的倒數並通分,即化為同分母的分數。截距的倒數便成為h/nk/nl/n的形式,這裡hkl是整數,n是公分母,把整數hkl括入一個圓括號內,就得到瞭晶面的密勒指數(hkl),簡稱晶面指數。圖1所示晶面在xyz三根軸的截距相應為2,3,1,OP=2,OQ=3,OR=1,倒數各為1/2,1/3,1,公分母為6,因此截距的倒數可寫為3/6,2/6,6/6。(326)即用來表示這個晶面。由此得出的這些指數隻說明關於晶面的幾何關系,而對原子在晶面上的分佈或類型並未涉及。另一方面,一組密勒指數,例如(326),不僅描述一個晶面,而且描述所有與之平行的晶面。例如截距為4、6和2的平面必定和圖1所示平面平行,並可證明其密勒指數也是(326)。

  圖2示出立方晶系的一些重要晶面。其中指數為0表示平行於某一晶軸的晶面,與該軸相交於無限遠;而一個晶面與晶軸交於負向時,則在指數上方畫一短橫線表示。對於晶體學相同而隻是取向不同的一族晶面,用另一種括號,如{100}表示所有的立方體面,包括(100),(ī00),(010),(0ī0),(001)和(00ī)各晶面。

  點陣的晶向用方括號表示。標定時,先通過原點沿此方向作一直線,然後根據晶胞邊長確定此直線上一點的坐標,如xay=-2bz=c/3。晶向指數就是和這些坐標成正比的最小整數〔3宮1〕。在立方晶系中晶向總是和具有相同指數的晶面相垂直,如〔111〕垂直於(111),等同的晶向族,如〔100〕,〔010〕,〔001〕,〔ī00〕,〔0ī0〕和〔00ī〕用<100>表示。

  六方晶系中除密勒指數外,往往使用另一種密勒-佈喇菲法。六方對稱性要求四個坐標軸(圖3),三根軸xyu在底面上,並沿密排方向互呈120°夾角,第四根軸則垂直於底面。箭頭指向為軸的正方向,按xyuz順序測出晶面在這四個軸上的截距,可定出其密勒-佈喇菲指數為(hkil),而且i=-(h+k),或h+k+i=0。圖4示出六方晶系的一些重要晶面。容易證明,(10ī0)面就是密勒指數表示的(100)面。六方晶系的晶向同樣可用三指數密勒系(圖4)或四指數密勒-佈喇菲系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