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礦塊內采出礦石所進行的采準、切割和回採工作的總稱。采準工作掘進一系列巷道,為切割和回採工作創造條件;切割工作為回採工作形成自由面和落礦空間;回採工作自回採工作面采出礦石,包括落礦、出礦和地壓管理三種作業。採礦方法分類繁多,常用的以地壓管理為依據的簡要分類見附表。

採礦方法分類表

  自然支護采礦法 亦稱空場采礦法。回采過程中形成的采空區,靠礦柱和圍巖本身的穩固性維護;有的用支架或采下礦石做輔助或臨時支護。本法適用於礦石和圍巖都穩固的礦體(見自然支護采礦法)。

  人工支護采礦法 本法用充填材料或其他支架維護采空區。適用於圍巖不穩固、礦石貴重和地表需要保護的礦體。其中充填材料維護使用最多(見人工支護采礦法、充填采礦法)。

  崩落采礦法 隨回采工作面推進,有計劃地崩落圍巖填充采空區。用這類采礦法時應允許地表塌陷(見崩落采礦法)。

  選用采礦方法應考慮礦床地質條件、礦山技術條件和經濟因素,以滿足安全、經濟、高效和優質的要求。礦床地質條件包括礦體的形狀、傾角、厚度、有用成分的分佈,圍巖和礦石的物理、力學和化學性質等;礦山技術條件包括材料、設備和勞力供應、加工部門對礦石的要求、地表環境的要求和技術管理水平等;經濟因素包括礦石價值、成本、盈利、資源綜合利用和國民經濟的要求等。根據上述條件選出幾種方案,經技術經濟綜合比較,確定最優方案,通過工業試驗後正式使用。

  20世紀50年代初期,中國幾乎全用工藝比較簡單的房柱采礦法、留礦采礦法和幹式充填采礦法。50年代中後期,開始使用接桿鑿巖中深孔和潛孔鑿巖深孔落礦的空場采礦法。60年代采用瞭階段和分段崩落采礦法,膠結和水力充填采礦法以及桿柱房柱采礦法。70年代開始應用柴油無軌自行設備的各類采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