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體材料表面抵抗彈性變形、塑性變形或破斷的能力。它是衡量材料軟硬程度的一個指標。抵抗能力越高,硬度值就越高。它與材料的化學成分、組織狀態、加工處理、工作環境和其他機械性能等有關。硬度值隨硬度試驗方法的不同,其物理意義也不同。常用的硬度試驗方法有劃痕法、壓入法和動力法3種。用劃痕法測得的硬度值,表示材料表面抵抗斷裂的能力;用壓入法測得的硬度值,表示材料表面抵抗塑性變形的能力;用動力法測得的硬度值,表示材料變形功的大小。因此,硬度代表材料的強度和韌性等綜合性能能指標。機械零件在切削加工時,要求材料有適當的硬度。材料硬度太高,切削性(見切削加工性試驗)不好,刀具易磨損,加工表面粗糙,生產效率低。材料硬度太低,韌性就大,切削性也不好。一般說,鋼的硬度為HB160~250時有較好的切削性。車刀、銑刀、絲錐和鉆頭等切削刀具均須經熱處理達到一定的硬度,才能保證有良好的切削性和耐磨性。硬度與強度之間有近似的對應關系。一般來說,金屬硬度越高,強度也越大。硬度與延展性、韌性和耐磨性也有一定關系。一般來說,硬度越高,延展性和韌性越差,耐磨性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