泵輸送的單位品質液體從泵的入口至出口所獲得的能量增量。揚程以輸送液體的液柱高度(米)表示。揚程是泵的主要性能參數之一,揚程一般通過試驗測得。試驗時泵揚程H按下式計算

式中 p 2p 1分別為泵的出口法蘭和入口法蘭處的壓力(帕); v 2v 1分別為泵的出口處和入口處液體的平均流速(米/秒); α為泵的出口法蘭和入口法蘭之間的高差(米),出口法蘭高於入口法蘭時 α值為正,反之為負; 為所輸送液體的密度(千克/米 3); g為自由落體加速度,可取9.81米/秒 2(見圖)。泵的揚程與所輸送液體的密度無關,密度改變時,壓力亦隨之改變,而保持揚程不變;但揚程與液體的 粘度有關,輸送粘度大的液體時,達到的揚程低。泵的壓力與密度有關,同樣揚程的泵,輸送密度小的液體達到的壓力低。對動力式泵,揚程隨流量而變,其關系曲線稱為揚程-流量曲線(見 泵)。實際使用泵時,是將泵與吸入容器、排出容器和管路連接在一起,它們組成泵裝置系統。此時揚程可按另外公式計算

式中 p dp S分別為泵的排出容器和吸入容器中的靜液面壓力(帕); 為排出容器和吸入容器的靜液面位差(米); H geo為單位重量輸送液體在吸入管路和排出管路中的能量損失(米)。如果吸入容器和排出容器都是敞開的,則 H= H + H geo。這樣算得的揚程又叫泵裝置揚程。它是為瞭保持從泵裝置入口至出口需要的流量而必須由泵傳遞給單位質量輸送液體的有效能量(不是全部能量,它不包括消耗在泵內部的能量損失)。這一能量用來提高液體的壓力能、位能和克服管路阻力損失。泵工作時,泵揚程與泵裝置揚程相等。為使泵能以最高效率運轉,在設計泵時應當把要求的泵裝置揚程定為泵的設計揚程(該揚程可通過對泵工作元件的水力設計予以保證並為試驗所證實),反過來,選用泵時也應當使兩者相符。就一定的泵裝置來說,裝置揚程的任何改變(例如能量損失變化)都會使泵工作點沿揚程-流量曲線移動,超出一定范圍後泵即不能正常工作。在有的情況下,也用比能這一概念代替揚程,它是單位質量輸送液體的能量增量,比能 Y= gH,單位是焦/千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