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稱導洞。分部開挖隧道時,最先開挖的一個小斷面坑道。礦山法施工的幾種基本方案中均應用導坑。它的作用有:①作為進行擴大開挖時開展工作面的基地,又能為擴大開挖工序創造臨空面,以提高其爆破效果。②進一步查明前方的地質變化和地下水情況,以便預先制定相應的措施。③利用導坑空間,可敷設出碴和進料的運輸線路,佈設供給壓縮空氣和通風、供水、供電的管線和排水溝。④便於進行施工測量,以便向前測定隧道中線方向和高程,並可控制貫通誤差。

  按照礦礦山法中不同的施工方法,其導坑的部位也有所不同,常用的有下導坑、上導坑和側導坑三種。下導坑位於隧道斷面中線的底部,它是開挖前進的主要工作面,運輸線和管線等都佈設在這裡,且有利於排水;上導坑位於隧道斷面中線的頂部,它是擴大開挖拱部的基地;側導坑位於隧道斷面的兩側,由它開挖出隧道的邊墻部分,多用於大斷面的隧道施工。在高大的洞室斷面上可佈置成多層導坑;在大跨度洞室的拱部斷面上,可自拱頂至拱腳佈置3~5個導坑。

  導坑的斷面形狀多采用梯形,以承受兩側地層的水平推力。在較堅硬和整體的地層中,可用矩形或弧形斷面。導坑是獨頭的坑道,施工較困難,費用較貴。因此它的斷面尺寸應盡可能小;但高度應滿足裝碴機翻鬥的凈空要求,也要考慮工人操作方便;寬度應滿足單線或雙線運輸的要求,包括鬥車間必要的間隙和行人所需的寬度及設置風管和排水溝的空間(見圖)。

  導坑較普遍地采用木框架支撐。框架由頂上的橫梁和兩側的立柱構成,有時還加設底梁。橫梁之上塞有縱向的頂背板,立柱外側塞有側背板,兩者能擋住松碎的巖石掉落。在框架立柱間加設縱撐,使各排框架形成穩定的空間整體。在導坑中,也可使用鋼支撐。頂部為弧形的導坑可用鋼拱支撐,或用噴錨支護。

  導坑開挖時,可以采取直眼掏槽、深眼爆破,或采取斜眼掏槽、淺眼多循環等鉆爆方法。

  導坑是隧道施工中領先的和控制施工進度的關鍵工序,要力求提高導坑掘進的速度,為整個隧道的快速施工創造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