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機械零件或構件在靜應力(主要是拉應力)和腐蝕的共同作用下產生的失效現象。它常出現於鍋爐用鋼、黃銅、高強度鋁合金和不銹鋼中,凝汽器管、礦山用鋼索、飛機緊急剎車用高壓氣瓶內壁等所產生的應力腐蝕也很顯著。常見應力腐蝕的機理是:零件或構件在應力和腐蝕介質作用下,表面的氧化膜被腐蝕而受到破壞,破壞的表面和未破壞的表面分別形成陽極和陰極,陽極處的金屬成為離子而被溶解,產生電流流向陰極。由於陽極面積比陰極的小得多,陽極的電流密度很大,進一步腐蝕已破壞的表面。加上拉拉應力的作用,破壞處逐漸形成裂紋,裂紋隨時間逐漸擴展直到斷裂。這種裂紋不僅可以沿著金屬晶粒邊界發展,而且還能穿過晶粒發展。應力腐蝕過程試驗研究表明:當金屬加上陽極電流時可以加劇應力腐蝕,而加上陰極電流時則能停止應力腐蝕。一般認為壓應力對應力腐蝕的影響不大。

  應力腐蝕的機理仍處於進一步研究中。為防止零件的應力腐蝕,首先應合理選材,避免使用對應力腐蝕敏感的材料,可以采用抗應力腐蝕開裂的不銹鋼系列,如高鎳奧氏體鋼、高純奧氏體鋼、超純高鉻鐵素體鋼等。其次應合理設計零件和構件,減少應力集中。改善腐蝕環境,如在腐蝕介質中添加緩蝕劑,也是防止應力腐蝕的措施。采用金屬或非金屬保護層,可以隔絕腐蝕介質的作用。此外,采用陰極保護法見電化學保護也可減小或停止應力腐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