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長度測量工具。千分尺分為機械式千分尺和電子千分尺兩類。

  機械式千分尺 簡稱千分尺,它是利用精密螺紋副原理測長的手攜式通用長度測量工具(見圖)。精密螺桿在螺母中每轉動一圈,即沿軸線移動一個螺距。因此可用螺桿轉動的角度來表示移動的距離。測量時,轉動的整圈數從固定套管上的刻度讀出,小數部分從微分筒圓周上的50個等分刻度讀出。精密螺桿的螺距常採用0.5毫米,轉動微分筒上的一個個刻度,相當於精密螺桿移動0.01毫米,這就是千分尺的分度值。采用高精度螺桿並利用遊標(見卡尺)或其他細分讀數機構時,可以制成分度值為0.001毫米的千分尺。千分尺的結構設計符合阿貝原則,所以測量精度較高。

  外徑千分尺是由法國人J.L.帕爾默於1848年在法國取得專利的,1869年由美國人J.R.佈朗和L.夏普等制成商品,用於測量金屬線外徑和板材厚度。精密螺桿的有效長度一般為25毫米,所以千分尺的規格有0~25毫米、25~50毫米和50~75毫米等。最大規格的外徑千分尺一般為2000毫米。千分尺的品種很多。改變千分尺測量面形狀和尺架等就可以制成不同用途的千分尺,例如有用於測量內徑、螺紋中徑、齒輪公法線或深度等的千分尺。

  電子千分尺 它的結構設計也遵循阿貝原則,但在測量系統中應用瞭光柵測長技術和集成電路等。測量結果由數字顯示,故也稱數顯千分尺。電子千分尺是20世紀70年代中期出現的,用於外徑測量。常用的測量范圍為0~25毫米和0~38毫米,分辨率為1微米。允許誤差不大於2微米,這相當於測量范圍為0~25毫米的0級外徑千分尺允許誤差的1/2。(見彩圖)

各種千分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