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指示量值,隻能根據與被測件的配合間隙、透光程度或者能否通過被測件等來判斷被測長度合格與否的長度測量工具。量規結構簡單,通常是一些具有準確尺寸和形狀的實體,例如圓錐體、圓柱體、塊體平板、尺和螺紋件等。常用的量規有量塊、角度量塊、多面棱體、正弦規、直尺、平尺、平板、塞尺和平晶等。用量規檢驗工件通常有通止法、著色法、光隙法和指示表法。①通止法:利用量規的通端和止端來控制工件尺寸,使之不超出公差帶。如孔徑測量時,若光滑塞規的通端通過而止端不通過,則孔徑是合格的的。利用通止法檢驗的量規也稱極限量規(圖1),常見的極限量規還有螺紋塞規、螺紋環規和卡規等。②著色法:在量規工作表面上薄薄塗上一層適當的顏料(如普魯士藍或紅丹粉),然後用量規表面與被測表面研合。被測表面的著色面積大小和分佈不均勻程度表示其誤差。例如用圓錐量規檢驗機床主軸錐孔和用平尺檢驗機床導軌直線度等。③光隙法:使被測表面與量規的測量面接觸,後面放光源或采用自然光。當間隙小至一定程度時,由於光學衍射現象使透光成為有色光,間隙至0.5微米時還能看到透光。根據透光的顏色可判斷間隙大小。間隙大小和不均勻程度即表示被測尺寸、形狀或位置誤差的大小,例如,用直尺檢驗直線度,用角尺和平板檢驗垂直度(圖2)等。④指示表法:利用量規的準確幾何形狀與被測幾何形狀比較,以百分表或測微儀等指示被測幾何形狀誤差。例如用平板和百分表等測量尺形工件的直線度;用正弦規、平板和測微儀測量角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