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外齒輪齒廓為變態擺線、內齒輪輪齒為圓銷的一對內嚙合齒輪和輸出機構所組成的行星齒輪傳動。除齒輪的齒廓外,其他結構與少齒差行星齒輪傳動相同。擺線針輪行星減速器的傳動比約為6~87,效率一般為0.9~0.94。圖為輪齒曲線的形成原理。發生圓在基圓上滾動,若

大於 r 1>, 點畫出的是長幅外擺線;若 小於 r 1 點畫出的是短幅外擺線;用這些擺線中一根曲線上的任意點作為圓心,以針齒半徑 r Z為半徑畫一系列圓,而後作一根與這一系列圓相切的曲線,得到的就是相應的長幅外擺線齒廓或短幅外擺線齒廓,其中短幅外擺線齒廓應用最廣。用整條短幅外擺線作齒廓時,針輪和擺線輪的齒數差僅為1,而且理論上針輪有一半的齒數都與擺線輪齒同時嚙合傳動。但如果用部分曲線為齒廓就可得到兩齒差和三齒差的擺線針輪傳動。用長幅外擺線的一部分作輪齒曲線時,其齒廓與圓近似,並與針齒半徑相差不大,因此可用它的密切圓弧代替。擺線針輪傳動的優點是傳動比大、結構緊湊、效率高、運轉平穩和壽命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