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僧目的1科。嘴細長而尖,稍向下彎;尾脂腺裸出;尾羽12枚;後爪較中爪為短;羽色豔麗,上背呈紫栗色,下背至尾上淡藍色,肩與翅呈輝深綠色;胸輝綠色,向後漸淡而近白。因嗜食蜂類而得名。共25種。分佈幾乎遍及東半球的熱帶和溫帶地區,常見於非洲、歐洲南部、東南亞和大洋洲。中國有2屬6種。其中以夜蜂虎屬(Nyctyornis)僅有的夜蜂虎個體最大,胸羽特長而闊,蜂虎屬有栗頭蜂虎、綠喉蜂虎、栗喉蜂虎、黃喉蜂虎及藍喉蜂虎。

  蜂虎飛行敏捷,善於在飛行中捕食,但食物因地點、季節而異,除蜂類外,亦捕食象甲、榆毒娥、虻、蜻蜓、白蟻、蝴蝶等昆蟲以及甲殼類動物。集群繁殖,常幾百對在同一巢區,一般在堤壩的高處挖洞為巢,也常營巢於山地墳墓的隧道中。每窩產卵5~6枚,白色略帶粉紅,大小約為26×22毫米。孵化期20天。蜂虎嗜食蜂類,不利於養蜂業,但它嗜吃昆蟲,尤其是白飛蟻,有益於農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