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尼安德特人化石之一。1947年發現於法國夏朗德的昂古萊姆東北25公裡的豐德謝瓦德山洞中。化石包括兩塊標本:主要的一塊Ⅱ號包括兩側頂骨和部分額骨,Ⅰ號是一塊較小的額骨碎片。

  豐德謝瓦德人顱頂的總的特徵類似於晚期智人,尤其是額骨和頂骨的形狀與之更為相象。但它也有一些特徵如顱彎窿扁平、顱骨較厚以及星點間寬較大等與斯旺斯柯姆人、尼安德特人相似。關於其系統位置的討論,法國人H.瓦盧瓦曾根據豐德謝瓦德人與斯旺斯柯姆人相似的特點,,把它們都歸入“前智人”類群,並因此認為歐洲晚期智人不是來自尼人。但美國人C.佈雷斯持相反意見,認為豐德謝瓦德人不應是早期智人的代表。也有人指出由於材料不太完整,不能提供充足的證據而需謹慎從事。

  與人化石共生的有泰雅克文化(Tayacian)的石片工具和克拉克當文化(Clactonian)的工具以及梅氏犀、黇鹿、陸龜等動物化石。時代定為利斯-玉木(Riss-Würm)間冰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