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螅蟲綱水螅蟲目棒螅科的1種。是中國淡水或半咸水中唯一肉眼可見的群體水螅蟲。群體以葡匐狀水螅根固著於基質上,並由水螅根向上長出水螅莖。主莖向兩側長出分枝或芽體,共肉有發達的圍鞘,但隻伸展至芽體基部,因此芽體裸出,無芽鞘。芽體呈根棒狀,有10~20個分散的絲狀觸手。觸手頗能伸縮,其表面散佈有明顯的刺絲胞(見圖)。

  淡水棒螅有生殖體,又稱孢子囊,雌雄性群體有各自的孢子囊:

  雄孢子囊較長,長橢圓形,白色;雌孢子囊近卵圓形,淡黃褐色。孢子囊已退化成二層囊結構,性產物填於內胚層與外胚層之間。成熟的卵細胞保留在雌生殖體內,卵細胞與來自雄生殖體的精子受精後發育成胚胎。胚胎在生殖體原來位置上形成浮浪幼蟲期,然後離開孢子囊。浮浪幼蟲有纖毛,能遊泳,亦可在水底緩慢移動,它能伸縮,一般呈棒槌形。遊泳一個階段後,長出觸手並固著,形成新的群體。

  喜生活於河口或港灣的半咸水區,水螅根附著於碼頭、木柱、竹筏上,有的附著在淡水海綿和貽貝上。它們棲息在遮蔽、背陽光和水流速小的地方。群體形似小枯草,常覆蓋著許多鐘蟲、矽藻或淤泥,有時不易看清水螅莖和水螅根。在寧波港,4~10月是生長季節。在珠江中,廣州附近4~11月能采到帶營養體的群體,大的達45毫米,小的有16毫米。到11月,有些淡水棒螅還正常生長,但孢子囊數量較少。12月中旬,采得的群體已無芽體,隻殘存葡匐的水螅根和直立的水螅莖。淡水棒螅以短小的群體度過冬季,到第二年春末,又從這些群體長出新的分枝和螅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