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一克隆產生的並針對單一抗原決定簇的均一性抗體。它見於免疫增生性疾病,也可通過雜交瘤技術人工產生。細胞雜交是20世紀60年代建立起來的一種新技術,把種內或種間細胞融合後,可成為新的細胞。這種含有雙親細胞核的細胞經有絲分裂為兩個單核子細胞,子細胞核內含有雙親細胞的染色體。1975年分子生物學傢G.J.F.克勒和C.米爾斯坦在細胞雜交技術的基礎上,創建立雜交瘤技術,他們把可在體外培養和大量增殖的小鼠骨髓瘤細胞與經抗原免疫後的純系小鼠脾細胞融合,成為雜交細胞系,,既具有瘤細胞易於在體外無限增殖的特性,又具有抗體形成細胞的合成和分泌特異性抗體的特點。將這種雜交瘤作單個細胞培養,可形成單細胞系,即單克隆。利用培養或小鼠腹腔接種的方法,便能得到大量的、高滴度的、非常均一的抗體,其結構、氨基酸順序、特異性等都是一致的,而且在培養過程中,隻要沒有變異,不同時間所分泌的抗體都能保持同樣的結構與機能。這種單克隆抗體是用其他方法所不能得到的。

  這項新技術從根本上解決瞭在抗體制備中長期存在的特異性和可重復性問題,可用於探討①蛋白質的精細結構;②淋巴細胞亞群的表面新抗原;③組織相容性抗原;④激素和藥物的放射免疫(或酶免疫)分析;⑤腫瘤的定位和分類;⑥純化微生物和寄生蟲抗原;⑦免疫治療和與藥物結合的免疫-化學療法(“導彈”療法,利用單克隆抗體與靶細胞特異性結合,將藥物帶至病灶部位)。因此,單克隆抗體可直接用於人類疾病的診斷、預防、治療以及免疫機制的研究,為人類惡性腫瘤的免疫診斷與免疫治療開辟瞭廣闊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