鱸形目帶魚科帶魚屬的1種(見圖)。

又名刀魚,白帶魚,牙帶魚。體長呈帶形,尾部末端為細鞭狀。頭長為體高的2倍。眼間隔平坦。口大,下頜長於上頜。牙發達且銳利,上頜前端的鉤狀犬牙在閉口時可嵌入下頜窩內;下頜前端具犬牙2對,閉口時外露;上下頜兩側各具側扁尖銳牙一列。側線完全,在胸鰭處呈弧狀彎向向腹面。背鰭甚長,臀鰭僅棘尖稍露出於皮膚。廣佈於印度洋和西太平洋的溫暖海區。中國各海區都有。

  棲息於近海泥質海底。在水深60~100米越冬。產卵時洄遊至淺海區或近岸處。除水平移動外,還有顯著的晝夜垂直移動習性。為兇猛肉食魚類,除產卵和越冬期攝食量較低外,其他時間幾乎都進行強烈的攝食。產卵場很廣,產卵期亦很長,但以4~6月為盛期,其次為9~11月。產卵適溫17~23℃。卵為分離浮性卵,多浮於水中上層。卵徑約為1.4~2.2毫米,油球一個,油球徑為0.4~0.5毫米;呈粉紅色。在20℃的水溫下,孵化時間約為3.5天。初孵仔魚全長約為5毫米。

  帶魚生長迅速,1齡魚平均肛長180~190毫米,重90~110克,可達到性成熟。2齡魚肛長280~290毫米,重300餘克,最大個體肛長達500毫米左右,最大年齡為8齡。

  南方帶魚有南北兩個越冬場。北部越冬場的魚群於4月上旬從越冬場向西部沿岸洄遊,6月到達披山和大陳近岸產卵,產卵後分散在附近海區索餌。12月在海礁、嵊山一帶結成密集魚群,以後向東北洄遊到達越冬場。居海產魚類首位。帶魚肉質鮮嫩,以鮮銷、醃制、罐頭品出售。帶魚皮膚上的虹彩細胞,可作為裝飾品的銀色塗料和多種醫藥原料。中國為四大海魚之一,年產量50萬噸,居全國海產魚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