蓼科的1屬,通稱大黃。多年生草本。根肥厚;根狀莖極短;莖直立,高1~2米。葉寬卵形或近圓形,掌狀淺裂至半裂;裂片3~5,狹三角形;托葉鞘筒狀。花序圓錐狀,分枝密集,花梗纖細,中下部有關節;花兩性,紅紫色,花被片6,排成兩輪;雄蕊9,花柱3,柱頭頭狀。瘦果橢圓形,暗褐色,有3棱,沿棱生翅,翅膜質。是中國特產的重要藥材之一,供藥用的種類有掌葉大黃、唐古特大黃和藥用大黃等。掌葉大黃產中國陝西、甘肅、青海、四川、雲南和西藏。生於山地林緣或草坡,野生或栽培。

  根及根狀莖含大黃蒽苷(rheoanthraglycosides)和大黃鞣苷(rheotannoglycosides),為常用的瀉藥,並有涼血解毒之效,可治腹痛、便秘、黃疸、咽腫、目赤、瘀血經閉等癥。唐古特大黃與本種相近似,但葉片為掌狀深裂;裂片狹長,三角狀披針形。產中國青海、甘肅及西藏。藥用大黃的葉片近圓形,有淺裂,裂片寬三角形。產中國陜西、湖北、四川和雲南。唐古特大黃、藥用大黃的療效與掌葉大黃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