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子葉植物綱五椏果亞綱的1科。木本、單葉,葉互生,極少對生或輪生(中國無);托葉小。花小,輻射對稱,單性或兩性,通常雌雄異株或雜株;花序有總狀、傘房狀、圓錐狀和叢生狀等式,花萼通常2~6片,花瓣存或缺;花托通常具腺體,雄蕊通常多數,稀少數,花藥2室,子房上位、半上位,極少下位,1~2室,側膜胎座,胚珠倒生。果實為蒴果、漿果、核果(中國無)。種子有假種皮,少數有翅,有胚乳,子葉大。花微香,有蜜腺,屬蟲媒傳粉植物,受孕率高,結果較多。花粉大致近球形、近長球形至至長球形。大小為(12~36.6)×(8~40)微米。具2~3孔溝或3擬孔溝,內孔橫長,輪廓明顯或不明顯,外壁外層多厚於內層。表面具細網狀紋飾。染色體基數x=10~20。廣泛分佈於熱帶和亞熱帶地區,有89屬約1250餘種;其中亞洲有36屬,非洲有44屬,美洲有34屬,大洋洲有2屬。中國有14屬和2個栽培屬,60餘種和2個栽培種,主要分佈於華南、西南和臺灣各省區,少數種分佈到秦嶺以南各省區。多見於丘陵、山地闊葉林中。

  本科植物用途廣泛,藥用植物有大風子屬、馬蛋果屬、柞木屬等,幾種大風子和馬蛋果的大風子油酸(Chaul-moogric acid,C18H32O2)和次大風子油酸(Hydnocarpi-cacid,C18H32O2)為治療麻風病等要藥;山桐子屬的果皮含油率32.82%,種子的含油率28.43%,油經處理後可食並供輕工業用;斯裡蘭卡天料木(母生)為高大喬木,紋理細密,材質堅實,供各種用材,亦為熱帶地區的優良造林樹種;鼻煙盒樹,大果刺籬木的果實可食用;菲柞、白背紅子木瀕臨滅絕;馬蛋果、海南大風子、無毛天料木為國傢重點保護植物,白背紅子木、珍珠刺柊、海南天料木、廣西天料木、廣南天料木、顯脈天料木、短萼天料木、闊瓣天料木、短穗天料木、柳葉天料木、山拐棗、山羊角樹、雲貴山羊角樹、疏花柞木、雲南腳骨脆等為中國特有種。

  該科起源於新生代第三紀,距今6000萬年的古老科;形態性狀較復雜,一些屬種和大戟科、椴樹科、西番蓮科的一些屬、種相近似,分科范疇上爭論較大。J.哈欽森和我國一些分類學傢,把大風子科分為大風子科和天料木科;目前各傢意見趨於一致。J.哈欽森把本科分為小檗木族(Berberidopsideae)、鼻煙盒樹族(Oncobeae)、刺柊族(Scolopieae)、大風子族(Pangieae)、天料木族(Homalieae)、刺籬木族(Flacourtieae)、腳骨脆族(Casearieae)、巴拿木族(Banareae)、阿楂木族(Alzatceae)和百比木族(Bembicieae)10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