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動物學傢。滿族,駐防河南省旗人,翟佳氏。原名翟秉志,曾用名秉農山、翟際潛。1886年4月9日生於開封,1965年2月21日卒於北京。清末舉人。1904年到北京,進入京師大學堂預科,畢業後於1909年考取官費留美。1913、、1918年分別獲美國康奈爾大學理學士和哲學博士學位。1918~1920年任美國費城威斯特解剖學和生物學研究所研究員。1920年回國後,歷任南京高等師范、東南大學、廈門大學、中央大學、復旦大學等校教授。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除繼續任復旦大學教授外,又任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動物研究所研究員,並從1955年起為中國科學院生物學部委員。

  他學識淵博,在動物分類學和動物解剖學等方面做瞭大量研究工作。他在國內外學術刊物上共發表瞭論文60餘篇並出版瞭5種專著。他在美國康奈爾大學攻讀博士學位時所發表的昆蟲學論文,是中國近代研究昆蟲學的最早論文之一。他對脊椎動物(小白鼠)交感神經的發育和性別(動物)的關系的研究頗有創見。他回國後開展瞭動物學的多方面的工作,對江豚、虎、傢兔等解剖生理的研究,對中國腹足類軟體動物的調查,對中國白堊紀昆蟲化石的研究等,在國內和國際上都占有重要學術地位。1949年後主要進行魚類形態學的研究,寫出《鯉魚的解剖》(1960.3)和在他逝世後由他的助手整理出版的《鯉魚的組織學》(1983.3)兩部專著,全面充實瞭魚類生物學的理論基礎。此外,他還一貫重視研究進化理論,熱心於中國科學教育事業的發展,一生寫瞭40餘篇科普文章。早在1915年留美時,即與留美同仁組織瞭中國最早的群眾性科學團體“中國科學社”,並集資刊行中國最早的科學刊物《科學》雜志。回國後,於1921年在南京高等師范創建瞭中國第一個大學生物系;他和其他生物學傢共同努力,於1922年8月18日在“中國科學社”中建立瞭生物學研究所;1927年他又和植物學傢胡先驌等一同創建瞭位於北平的靜生生物調查所。他是中國動物學會的創始人和理事長。他一生重視培養生物學人才,他的許多學生都成長為有貢獻的生物學傢(如伍獻文、盧於道、張孟聞、張宗漢、鄭集、陳義、張春霖、沈嘉瑞等)。中國生物學界公認他是中國近現代動物學的先驅。

  秉志是一位有民族氣節的愛國科學傢。抗日戰爭時期堅決不為日寇做事。抗美援朝戰爭中,將4所房地產全部捐獻國傢。他還為在中國開展消滅釘螺以根治血吸蟲病提過積極建議。1949年以來,他先後任全國政協第一次會議特邀代表、華東區軍政委員會文教委員、河南省人民政府委員和人民代表以及第一、二、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等。